一般兵器對上,馬上碎掉,這如何對抗。大王,難道忘記了義軍嗎?
那可是上百萬大/軍,可是,依然抵抗不住秦軍,最后各諸侯帶著親衛逃走,
手下士兵全成了秦軍俘虜或者掛掉。”
蒯徹相勸道。
蒯徹一個名士,怎么可能陪趙歇去死?
一看情況不對,肯定給出合理建議,謀士不會陪著主人去送死,何況是一條死路。
“大王,一旦錯過機會,秦軍不愿意接受投降,到時候大王一家如何安排,逃得出秦軍追殺嗎?”
蒯徹補充道。
趙歇糾結啊!
自己死不要緊,關鍵是家族會受到牽連,到時候被昏君咔嚓,那可是斷子絕孫啊!
傳承對于任何一個家族來說,絕對是最大的事。
斷了傳承,意味著一家人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那是非常悲摧的事,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會選擇。
“蒯先生,你說秦帝國真能成事,為什么不分封天下,那樣不是很好嗎?”
趙歇道。
“大王,秦國需要的是大一統。自從秦始皇統一天下,統一了度量衡,
制定了規矩。對一個帝國來說是好的,這一點不用質疑。不過,最近察看了下秦帝國頒布的方針政策,
確實是對百姓有利。特別是在對外作戰方面,胡亥比始皇帝還強硬。
根本不與匈奴人妥協,一戰到底,就算亡國也要戰。”
蒯徹道。
事實上正如蒯徹所講,秦帝國一代代基本是圣君,不會輕易殺讀書人、有本事的人。
會想盡辦法讓天下圣賢之士為秦帝國服務,這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延續。
秦國歷史上出現好多名相、名將。
就算那個商鞅變法,秦王也未殺,是商鞅自殺,而秦國依然暗中行使變法。
無外乎推遲幾年執行。
其他國家均懼怕秦國實施商鞅變法,擔心秦國實力暴漲,所以,很多國家才會抵制秦國商鞅變法。
秦國歷史是一部戰爭史,抵抗外夷蠻族入侵的戰爭史,也是一部讓國家崛起的歷史。
無數代君王努力,最終在始皇帝這一代成功。
很了不起!
“蒯先生,你看這樣是否可行,本王把家眷交給你,由你帶著離開代郡,本王坐陣這里,與秦軍決一死戰。”
趙歇道。
蒯徹搖頭苦笑。
“大王,屬下建議不要雞蛋碰石頭,憑代郡中的十萬新兵蛋子,如何抵抗秦軍。
韓信旗下5萬兵馬,其中鐵騎有三萬余人,聽說還有一種非常厲害的什么重騎,
只要重騎一出,不論什么兵種,瞬間會崩潰,根本擋不住。”
蒯徹道。
“蒯先生,要是本王投降,秦軍會如何處置呢?”
趙歇道。
“這個問題,屬下也不是很明白。不過,從共傲、魏豹二人的結果來看。
只要開城門投降,秦軍不會追究責任,還會給予好的安置。若是反抗的話,
肯定不會有好結果。畢竟,咱們這是造反,秦軍肯定嚴懲不貸。”
蒯徹道。
“蒯先生,這個事,讓本王好好思考一下。”
趙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