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秋云問話,二人這才緩過神來。岳文山回答道:“蘇家表面是一戶普通的富庶商賈,實際是個隱世的武林世家,以前家族中確實高手倍出,在江湖中也煞有名氣,好似不怒自威,這也是蘇家能保數十載而不倒的原因,只是今時不同往日,蘇家的輝煌好像就要畫上了句號,現如今這年輕一輩人才匱乏,與武學一道毫不感興趣,只知顯擺、炫耀,啃前人的根基,實在是有些白蟻蛀梁,浪費前輩們創下的基業。再者蘇家歷來只知保全自己,非迫不得已決不會牽扯過多的恩怨,要是蘇家還跟以前那么厲害,這一來我們請不動他們幫忙,這二來我們也不可能這么輕易就從他們身上得到想要的東西。”
李秋云點點頭又問道:“據我說知,皇帝好像已經察覺不妥,周圍也都加派了高手保護,還用得著我?”
因為有剛才的猛料,二人現在再聽李秋云這么說,也沒有表現出多么的驚訝了,只是心中難免猜測,這李秋云哪里得來這么些消息,不由暗暗警惕,這言語中可不能有虛假信息,天知道這李秋云還知道些什么。
岳文山輕咳一下道:“宮中的侍衛我也略知一二,有一些高手雖也是江湖中人投靠而來,但能像李公子你這樣的,實在寥寥無幾。”
岳文山這樣說,在李秋云看來,有些拍馬屁的嫌疑,李秋云卻不知,岳文山這句可是真誠實意。身在朝堂,岳文山很少有機會結交什么江湖中的高手,更不用說見識一下高手出招了,況且,江湖中人真正有本事的人個個都不受約束、心高氣傲、眼高于頂,一向又與朝廷中人保持著距離,哪那么容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易請的動。這再者,岳文山知道江湖中人厲害,但好多都只限于聽說,有些事情從細節看長遠,剛才李秋云進賬時使出的那一手身法,也的確算的上是上升輕功,剛好折服了這位將軍,再加上張啟山告訴過他一點李秋云的事情。所以,岳文山很確信李秋云就是江湖中的高手,可能不及他剛才說的那些人物,但也差不多了。
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李秋云聽了岳文山的話,笑一笑說道:“天下之大,能人異士者數不勝數。我李秋云雖能力有限,便答應幫你們走一趟,只是我只能盡力而為,可不能向你們保證什么。”
李秋云這樣說,是因為他想到了之前的劉廣忠二人,這二人儼然就是江湖中人打扮,劉廣忠還不怎么樣,那個中年人李秋云特別留意過,從言語的中氣和周身透出的氣質來判斷,這個小胡子中年人武功并不弱,除了這二人,誰知道還會不會遇到更厲害的角色。
聽李秋云如此說,二人心里這才一定,繞得整整一個大圈,眼見目的已達到,終于是放下心來。
張啟山和岳文山心情甚好,這話也顯得多了些,多是夸贊李秋云如何少年有為、俠肝義膽,說的李秋云連連搖頭,他倆還以為他謙虛。其實,李秋云性格本來冷淡,還有些厭世,這樣的人,面對別人對自己溜須拍馬的話,便自帶了三分抗體,不過他也不說破,多數時候就自己飲茶,聽二人交談的多。
說話間,這岳文山好像想起一事,突然對李秋云說:“李公子,你可知蘇家是怎么保存的這部心經否?”
李秋云聽了也奇怪,便問道:“是啊,這么貴重的東西,難道不是藏在一處很隱秘的地方?”
岳文山故作神秘的搖了搖頭,接著指了指自己的太陽穴:“他們把它藏在這里。”
李秋云更好奇了,接著問道:“這是何意?”
岳文山見李秋云好奇,哈哈笑道:“李公子有所不知,這蘇家恐怕早就把原本的經書毀了,你手上的經書,是有人不久前剛寫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