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咱們做好造船廠,甚至勞資都不用親自去征服四海的好吧!】
【到時候,只要抓穩造船技術,不停更新換代,把握住所有造船廠的所有權。】
【你甚至不用刻意去控制那些征服四海的人,只要他們還需要咱們的船,那咱們就永遠對他們握有生殺大權!】
朱權想得很多,思想也比較天馬行空。
如果是普通人看了,或許會覺得,他有些少年心性,異想天開。
而老朱,第一時間就抓到了朱權心聲里的重點:統治權!
當大明朝人認可了地球是圓的后,當他們知道無盡的海洋四周,還存在著許許多多富饒的陸地。
那顯而易見的,百姓當中,那些具備冒險精神的,比如馬匪、盜賊、草寇……
他們都會前往海上,以求搏一場富貴!
這樣,既降低了刑部與各地府衙的刑事案件數量,還能將更多的不安定因素輸出海外。
最重要的,只要老朱家掌握著先進的造船技術,并將全部造船廠握在手中。
那么,這些沖往海外的具備冒險精神的明人,他們為了保持各自在海上的絕對競爭力,就必須花費重金買船。
這樣一來,其實就等于,那些具備冒險精神的明人去海外征服四海,掠奪或占有的財富,最終還是會流入大明朝國庫,以及老朱家內庫。
時間一久,大明朝本土就會越來越賦予,底蘊也會越來越寧實。
哪怕遇到點天災人禍,或者戰爭、變革的。
那大明朝與老朱家,照樣能順利應付。
畢竟,財富多到一定程度,有時候就是可以強大到不講道理的地步!
而這一切的前提,就只有一個:始終將先進的造船技術握在手中,始終嘮嘮把持住所有造船廠,甚至要打擊海外造船產業的發展!
唯有如此,老朱家和大明朝廷,就會借助賣船這一手段,始終向征服四海的人們收稅!
這種稅收上的絕對統治力,就能始終保證老朱家與大明朝廷,對那些遠渡重洋、征服四海的冒險家的統治力。
“不管你們在海上遇到過什么,不管你們有多強大的敵人,回到九州,回到大明這片富饒的土地上,你們都能買到最先進的船只,你們都能夠克服重重困難,打敗所有敵人!”
老朱甚至都已經想好了廣告詞。
帶有些溫馨、撫慰效果的廣告詞,足夠加身每一位遠渡重洋、征服四海的冒險家對故土的認同。
當這種認同感與歸屬感到達一定地步。
即便老朱家與大明朝廷,遇到了財富都應付不過去的天災人禍。
這些在海外掌握了海量財富與資源的明人,他們每每想起祖國母親對他們的支撐,都會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返回故土,救萬民于水火!
哪怕老朱家失去了大明國祚,哪怕大明朝廷滅亡!
只要身體內流淌著炎黃熱血的明人回到這片土地,將敵人打跑,還百姓安居樂業。
那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樣,只要華夏文明長盛不衰,只要炎黃子孫萬代不息!
我,千古一帝朱元璋,所做的這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老朱懷揣著民族大義,提筆懸腕,對照著朱權腦中的地圖畫面,一點點苗慧輪廓。
【嗯,為防止老朱這個二貨,和勞資畫得一樣,勞資還是弄擠處錯誤吧!】
【誰知道老朱哪兒看到的世界地圖,萬一一點兒不殘缺,跟勞資的一模一樣,那勞資殫精竭慮的事情,不就成真了嘛?】
【不能祈禱老朱專門跟勞資畫的不一樣,勞資沒跟老朱溝通過啊!】
朱權一邊在心底里叨咕,一邊在某些無關緊要的細節上添一筆、少一筆的。
老朱聽見看到后,樂得清閑。
權兒你畫錯幾個地方,朕就不用那么麻煩了。
和你說的那樣,要是朕和你所做地圖,相似度太高,的確會降低文武百官對你我父子倆所做地圖的可信度。
可朕只能對照著你腦中地圖來畫啊,朕又不知道什么地方重要,什么地方無關緊要。
萬一畫錯的地方正好是某些咽喉要道,那不就坑了咱大明朝老百姓了嘛?
以朕的權威,肯定沒多少人敢質疑朕所做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