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前面的呂宋士兵紛紛中箭倒下,慘叫聲一片,使他們狂奔的勢頭為之一頓,速度明顯放慢。
就連唯一騎在馬上的王子拉干也連人帶馬中了數箭,摔下馬來,被幾名士兵抬了回去,生死不知。
呂宋國士兵還沒有從混亂中恢復過來,第二輪弩矢又如雨點般射至,藤甲根本擋不住宋軍的強弓硬弩,只片刻,便有上千人倒在血泊之中,連主將拉干王子也被射中數箭,生死不知。
沒有了王子的帶頭沖擊和激勵,軍隊的惜命之心泛起,士兵紛紛裹足不前,開始慢慢后退。
這其實是軍中大忌,要么索性撤退,脫離弩箭射程,要么就沖上前,和敵軍短兵接觸,這樣進退兩難,反而成了弩軍的活靶子。
這時,又有一千長矛步兵和弩軍上岸了,弩軍加入到反擊隊伍中,使弩軍總人口即刻達到了兩千人。
第三輪弩矢變成了兩千支弩箭疾射,弩矢數量增加了一倍,瞬間變成了暴風驟雨。
第三輪弩箭射擊使呂宋軍倒下七百余人,短短三輪箭雨,呂宋國士兵被射殺了一千八百人,士兵們膽寒了,調頭便逃,丟下一地的尸體和傷兵,剩下的八千余士兵沒命地向都城方向逃去。
宋軍不傷一兵一卒便擊潰了敵軍的萬人進攻,頓時士氣大振,他們也沒有追擊,而是保護著軍隊繼續上岸。
這次范寧率領一萬軍隊南征,士兵主要乘坐二十艘兩萬石的劃槳運兵船,而另外三十艘是補給船,它們是靠船帆作為動力,只能走固定的航線,不能進行機動作戰,在短時間內,它們便停泊在呂宋灣內,作為基地補給。
范寧也從主船上走下來,此時一萬士兵已經迅速集結完畢,包括三千弩軍和七千長矛步兵,范寧翻身上馬,下令道:“留下一千步兵和一千弩兵守碼頭,其他軍隊向都城進軍!”
‘嗚——’
嘹亮的號角聲吹響,進軍的鼓聲轟隆隆敲響,八千軍隊列隊向十里外的呂宋國都城進軍。
呂宋國的都城并沒有圍墻,而是用木柵欄將周長十余里的小城包圍起來,都城內和木柵四周分布著無數的木房子,但看不見水田,這里的人不需要耕種,豐富的森林水果足以養活他們,他們也可以用黃金從宋朝商人手中換取糧食。
當八千宋軍距離都城不足十里時,木柵大門開啟,一大群男男女女赤著上身出來,跪在地上,為首之人正是國王羅罡,他雖然年邁,但年齡五十歲還不到,實在是呂宋人的壽命太短,基本上四十歲左右就死了,而且嬰兒死亡率極高,十個孩子最多存活兩三人,所以王國人口數量始終低迷,難以上升。
他帶著自己的妻女和兒子出來投降宋軍,一心主戰的長子中了七箭,在送回都城的半路就斷氣了,他的一萬軍隊已經崩潰,各自奔逃回家,此時他能指揮的軍隊只剩下王宮守衛,不足兩百人,除了投降之外,他已無路可走。
范寧對明仁道:“你上去給他說,呂宋國長年不來大宋朝貢,故大宋天子派軍隊討伐之,但宋軍不想濫殺無辜,只要他有誠意投降,宋軍會給他一條出路!”
明仁會幾句呂宋國土語,他上前連比帶劃說了一通,國王羅罡這才明白范寧的意思,他連連磕頭感謝,愿意投降大宋。
范寧隨即軍隊就地扎營,他率領一千士兵進入了呂宋國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