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王趙政這邊,緊鑼密鼓安排呂不韋葬禮事情的時候。
同一時刻。
在呂不韋的封地洛陽當中。
那些三教九流之輩,互相配合,使出諸多陰謀詭計,強行潛入到呂不韋的府邸內部。
將呂不韋的遺體悄悄盜走,進行竊葬。
沒過多長時間。
當呂不韋府邸內部的眾人,發覺呂不韋遺體消失不見的時候,又見到了那些人的留言書信。
頓時明白遺體究竟因何不見。
竊葬之事,頓時轟然傳開,狠狠折辱了秦王趙政的顏面與尊嚴,將其打為一個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白眼狼。
這對于秦國的統治而言,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有才能的人,會見到自己費盡心思去付出精力,壯大秦國,結果卻換來一個被人過河拆橋的悲慘下場。
甚至于,就連那些沒有任何本事的人,也不會費力去喂養白眼狼。
反過來讓白眼狼害了自身。
由此可見呂不韋遺體竊葬的事情,究竟會給秦王趙政,會給整個秦國帶來多么巨大的后患。
那是足以讓秦國崩塌毀滅的危險源頭。
將秦國與秦王,豎立在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地位上,同時又將其它中原各國豎立在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地位上。
這正是這一招遺體竊葬計謀背后的巧妙之處。
既陰險,又高明。
當呂不韋遺體被其它國家的人進行竊葬的事情,緊急傳訊回秦國咸陽宮后,秦王趙政、蒙恬等人頓時就怒了。
君王之位上。
秦王趙政驀然站起身來,大發雷霆。
強勢下達命令。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奪回仲父的遺體,將其風光大葬”
“哪怕與中原各國同時開戰,也在所不休
”
朝堂當中。
此刻站立在此地的所有秦國文武大臣,紛紛作揖行禮,回應出聲。
“臣,謹遵王上旨意”
隨后,在接下來的數十天時間中。
秦國一方付出了非常慘痛的巨大代價,才強行追回了呂不韋的遺體,將其按照文信侯的秦國侯爵級別,重新進行風光大葬。
如此,才算是挽回了一些秦王趙政的顏面。
讓秦國的衰落崩塌危機,被逐漸化解掉。甚至為了進一步化解隱患,秦王趙政還赦免了之前與呂不韋、嫪毒有關的連坐罪人。
下達命令,將他們重新從苦寒邊疆調回來。
一段時間后。
時間已至秦王政十二年六月。
整個中原大地,再度爆發旱災,長達數月時間,滴雨未見。
除了秦國以及魏國,這兩個擁有河渠灌既體系的國家之外。燕國、趙國、楚國以及韓國、百越,再度遭受旱災創傷。
赤地千里,白骨盈野。
許多流水量不算大的小河小溪,其河床都龜裂一片,放眼望去,滿目瘡痍。
雖然依舊受災嚴重。
但比起曾經的連番特大旱災,此次的旱災,反倒不算什么。
凡人如雜草,一茬又一茬的生長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