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被蕭言的精彩開場白吸引,一時全場皆靜,落針可聞。
蕭言道。
“我種花文化非常推崇數字五,儒家提出有仁、義、禮、智、信五常、陰陽家提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中將四季劃分為春、夏、季夏、秋、冬五個時令,逐一于五行對應。”
山本一郎發難道。“你說的這些我們都懂,可是和你的茶道有何關系呢?”
蕭言回應道。
“當然有啊,我的茶道正是將五常、五時融為一體。”
山本一郎道。
“你仍然沒有解釋清楚。”
蕭言卻沒有再進一步解釋。
“事實勝于雄辯,我會讓你們看到我獨特的茶道!”
觀眾們議論紛紛。
“我覺得山本大師說的不錯,蕭言只說融為一體,到底是什么融合,這太抽象了吧。”
“是啊,山本大師的理念就闡述得清晰很多啊!”
“依我看,茶道的環節沒有單述評分,否則山本大師肯定會在這一環節勝出!”
“你說的不錯啊,蕭言這次可失算了。”
“我看不一定,蕭言喜歡后發制人,這次可能也會反轉呢?”
“是啊,我們還是繼續期待蕭言的表現吧。”
.....
蕭言沒有理會觀眾們的評價,開始煮茶。
山本一郎洋洋得意地白了蕭言一眼。
“你臉皮真厚還在裝模作樣,就讓我看看,等下你輸的一敗涂地的時候,還能不能如此淡定!”
蕭言并沒有像山本一郎那樣突出重點,而是將那四種茶葉均勻地倒入茶壺。
四種茶葉分布的位置看起來就非常恰當,有如妙手天成。
隨即,蕭言雙手抱著茶壺,輕輕地旋轉。
眾人有種感覺,仿佛蕭言可以通過茶壺直接碰觸到茶葉一般。
蕭言施轉了一會茶壺,才開始煮茶。
工作人員提醒道。
“蕭先生,你可以開始講述茶道了。”
蕭言點點頭,邊煮茶邊說道。
“我的道不同于倭族茶道,在我看來,四季五時本就是天道,缺一不可,又有何主次可言。”
話音剛落,一股沁人心脾,令人渾身舒暢的香味傳遍全場。
眾人臉上露出震驚神色,議論紛紛。
“我聞到這香味不簡單,可惜我的詞匯量太少,說不出來,快說說你們的感受啊!”
“這香味令我渾身舒暢,如同罷身揚春三月,春風拂面,令我感受到春意盎然。”
“說的好啊,我也有同感。”
“我的感受又有不同。”
“是么,快說說你的感受!”
“這香味令我想起初夏夜色下,與三五知已一起品青梅煮酒,嘗幾個小菜。”
“好啊,人生得意須盡歡!”
“我也來說幾句我的感覺。”
“好啊。”
“這香味令我想起七月的盛夏,我和女友在戶外納涼。”
“我永遠記得,夏夜吹吹涼爽的風,別提多愜意了。”
“既然大伙都說出精彩的句子,我對這香味也有一個比喻。”
“快說給大家聽聽啊。”
“我想起秋風蕭瑟的季節,我和朋友們去看滿山遍野盛開的楓葉。”
“這么說來,春、初夏、盛夏、秋都集成了,只差一個冬天了啊。”
“梅花香中苦寒來,踏雪尋梅,冬天是休養生育的好時侯。”
“好啊,這下把春、初夏、盛夏、秋、冬都集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