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枝自然早就想到了,找人幫忙很可能就會把配方泄露。
但他們一家幾個人做,肯定是沒有多找幾個人來的快又省時間精力的。
此外辣條雖好,但白小枝有太多太多可以賺錢的吃食,不能把時間都放在這一個上。
一個是里正他媳婦。
白小枝見過,是一個挺會干農活,長得非常結實的大娘。
和里正一樣是個挺好的人,平時不喜歡說三道四不喜歡八卦。
還有一個,就是那天她奶奶來,然后通知自己,并且還替自己藏好了兩匹布的王嬸。
王嬸的丈夫早就沒了,她帶著自己的兒子,她孩子白小枝也見過,是個皮膚黝黑干干瘦瘦,可會干活的小弟弟。
母子兩個人平時也挺可憐的,孤兒寡母的,自強自立,人品也可以。
一聽白小枝說的這兩個人,白地生和李翠蓮兩個人都默默的點著頭。
別說,閨女說的這兩個人,他們都覺得很是不錯。
人品沒得說,不是那些愛說三道四的人,挺實在的。
“現在也沒有什么事情,我看平時好像里正家還有王嬸他們,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就想著能不能請他們過來幫忙干活,咱們錢給的稍微多一些。”
其實繁瑣在搟面,包括弄紋理,以及熟了之后切片晾曬。
調料這一些配的比較簡單,到時都調在一起,接著熱油一澆,配料這個步驟他們家人自己來做。
最后大家在一起將辣條給攪拌均勻,其實這就完事兒了。
而他們覺得那兩位人不錯,可還得看看人家這邊的意思。
李翠蓮是個做飯的好手,以前在白家的時候,家里的飯也都是李翠蓮做的。
老太婆那么挑剔的人,也沒有說過她做菜有多么難吃,當然有的時候想找茬了,是會雞蛋里挑骨頭罵一罵。
晚上買了肉,一家人齊上陣,動作相當利索,包了肉包子,炒了菜,做了米湯,吃的熱熱鬧鬧的。
吃完飯之后,白小枝便備了辣條,還有肉包子,還把今天在鎮上買多的綠豆糕帶過去了一些。
王嬸自己帶著個兒子,本來就過得很不容易,白小枝他們搬家的時候什么東西都沒有,王嬸還送來了東西。
李翠蓮帶著白小枝,說要去上門問問情況,同時要感謝一下王嬸。
他們過去的時候,就見王嬸家那么小的孩子在劈柴,王嬸就把他批好的柴捆一捆。
這些批好的柴攢的多了,拿到鎮上去賣,他們的收入來源一般都是這樣子的。
日子過得苦哈哈的。
一見白小枝和她娘過來,那王嬸連忙迎了上去,瞧見他們拿著東西,還說是給他們的,都有些不敢相信。
“你們,你們自己留著吃嘛。”畢竟王嬸知道這家人過得非常不容易。
白小枝笑著說:“王嬸,這些都是給你,還有我小虎弟弟的。”
李翠蓮也說:“其實我們今天來除了感謝之外,是有一些事情想要找你商量。”
王氏一聽連忙問:“是什么事。”
她擦擦手,招呼他們進屋喝茶水。
說是茶,也是大家在山上摘的,據說是可以當茶喝的東西。
味道當然沒有那么好。
這年頭好生活的人家里還買不起茶葉呢。
“是這樣的,我們家做了一些吃食東西到鎮上賣,有一個老板吃了之后覺得可以,和我們定了一批,量有些多,但我們家里忙不過來。”
“就想著看你和你兒子兩個人能不能一起過來幫忙,工錢照給的,一天是三十文錢,你和小虎一起,一天給你們六十文。”
一聽要給工錢,并且還是一個人三十文文,而她的兒子也算是一個。
王嬸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三十文錢?
她可是聽說,好些個村里的人在鎮上做活,一天也才二十文錢。
這白家娘倆居然張口就說給他們一人三十文,兩人就是六十文。
“這,這是做啥的呀,居然給六十文這么多……反正我娘倆也沒啥事,要是幫忙的話是可以的,這,這錢真的不用給這么多。”
白小枝見王嬸實在樣子便說道:“有些累,是需要出些力氣的,因為量比較多,干活的人不多,所以會辛苦一些,三十文錢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