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陳老師跟季銘提了這戲,但劇本要最后落地,至少還需要兩個月時間——中戲的知名編劇都是大忙人,愿意為學校出力就不容易,想要排在特別緊急的事項里,就不太可能了。
選角這一部分,應該也要在劇本定下來前后,才會進行。
“先熟悉熟悉那段歷史嘛,然后練練基本功,到時候選拔總會有一點優勢。”
這算是季銘給譚子陽走的后門了。
那個本子他沒帶出來,故事也就記得個三三四四,不過有那么幾個男性角色,比如溥儀身邊的太監,民國的名流,清朝的貴族,鬼子的軍官——譚子陽有意的話,提早準備,還是很有希望的。
“嗯嗯,謝謝啊。”
“不用,”季銘頓了頓:“陽仔你……算了。”
“是不是想到周鑫了?自從劉麟紅跟他分手,他就有點急功近利了,不過他說的也不是沒道理。娛樂圈紅不紅,反正也不看實力——我也只是選了一條對得住自己的路在走。至于誰能走到頭,誰能先走到頭,看命吧。我決定不了,你呢,就算是個人形錦鯉,也是決定不了的。與其想這么多,不如讓我轉發一下。”
譚子陽捏住季銘兩個肩頭,轉了360度:“轉發這個季銘,我一定會選中《末代皇帝》的。”
“感愿任務:譚子陽希望入選話劇《末代皇帝》,是否滿足?”
“滿足。”
感愿任務,而不是許愿任務,看來陳老師說的“走流程”,還真就是走流程了——如果不是他篤定入選,應該是許愿成功來著。事實上陳老師說的還是比較保守的,定下來《末代皇帝》和這個深度的創作意圖,有一個原因就是季銘的存在。
“寫的那么深,學生他們演不出來,不是好事。”
“有季銘。”
“……那就試試。”
是這么一個過程,未免季銘不好管,陳老師就沒跟他說——中戲老師聽過太多戲霸了,大戲霸能讓整個劇組圍著自己轉。季銘雖然還看不出這個勢頭,但如果讓他清楚背后的事兒,說不定也會有類似的問題。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上課,然后去外地巡演了三場,季銘跟初晴從那次刺激的酒吧之旅后,有5天沒見面了。
初晴原本忐忑的心情,也隨著時間安撫,寧靜下來。
甚至還有點小氣憤。
然后又為這點小氣憤羞紅了臉。
“怎么了?不好吃么?”
“還可以。”
“我明天去杭城要錄三天,你有空么,要不要一起去?”
季銘把牛排撥了撥,他其實不太喜歡這么吃肉,把肉煎一煎,然后撒點黑胡椒、鹽、香草碎啥的——但戀愛使人愚蠢,他還是帶著初晴來吃牛排了。
“我沒空啊,我們老師有個演奏會,我要去幫忙。”
“你現在受重用啦?”
初晴捶了他一下:“老師的學生都要去幫忙,不過這次我也要上臺,拉《梁祝》哦。”
名曲。
“什么時候啊?我能去看看么?”季銘還沒看過初晴演出。
這個演出是央音內部的,票還是好拿的。
“那等我回來就去看。對了,白姐,就是上次在紅點送我們回來那位,說要請我們去家里吃飯,她先生家里送了點特產過來,回來我們一起去吧?”
初晴眨眨眼,把“為什么要請我去吃飯”給咽了下來:“什么特產?”
“東北林蛙,哈哈哈,就是哈士蟆。你們女孩子吃的雪蛤,也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