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田一河老師就是個善解人意的好人。
他看著田一河,都不自覺露出了一點港灣式的笑容——你是個好孩子,我要溫暖你。
田一河被他笑的渾身起毛刺。
不過這都無關緊要,季銘居然點頭了!!居然說“好啊”!!太特么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吧!
這里可是人藝,連國話都不太看得上的人藝——人藝的招聘負責人在招中戲應屆生的時候,很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人藝可能是暫時沒法要你,不過我覺得你很不錯,你可以去試試國話,挺適合你的。
言下之意,不就是說人藝是不要的,但國話要求低,可以去爭取。
周院長據說都被這句話給氣過。
“那季老師現在就能登臺?”這話不是田一河說的,是孫倩說的:“我給你搭個戲?”
風水輪流轉。
演《盲山》的時候,吳波、章影后都把季銘拿出來當教材,說她跟張斐沒有足夠的交流,也沒有把故事演的更酣暢。孫倩當然還是有點不服氣的,她選擇的表演方式,一定是她覺得最合適最好的,季銘跟她不一樣,未必就是她不對。
田一河就不再多說,只看著季銘。
季銘眨眨眼,看向濮中昕:“濮老師,不影響你們吧?可以么?”
濮中昕一下子都不知道他是在求助呢,還是真的在征詢他——但他確實愿意看一看,所以季銘的想法也就不重要了:“好事兒啊,這可比什么劇本朗誦會好多了。”
劇本朗誦會是人藝演員團的副團長馮元征老師力主的,通過朗誦、朗讀經典劇本來幫中青演員積累——畢竟這個年代,一句臺詞的龍套都能跑十年的功夫,那是不可能有的了。
像宋怡,演了一串女主角了,不還是投身影視劇去了么?
濮中昕說好事,那就定了。
季銘沒什么可擔憂的,孫倩的虎妞也就是大師級的水平,田一河還沒到呢。
“行,那我就上了。”
他把外套脫了,就擱在椅子上,里面是一件黑色的半高領針織衫,挺緊身的,把季銘的好身材給勾勒了出來,再加上他有意展示體態,大家都覺得季銘好似一下壯了不少。
濮中昕眼睛有點亮,祥子是個年輕車夫,吃力氣飯的,又還沒有被榨成干巴勁兒——用劇本文字說,那就是“個子高大,筋肉堅實,肩膀寬圓,顯得非常硬棒挺脫,像一棵松樹。”
季銘只是脫了個衣服,整個精氣神就都一下子變了,變成了剛出場這會兒的祥子。
嘖,體驗派的本事,方法派的速度?
這么牛的么?
只是對一小段戲,陣仗不大,季銘當先一步走上了臺,跟還在臺上的劉四爺——王德生老爺子打了聲好,鞠了個躬:“麻煩您老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