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聽他唱意大利語的曲子,吐字也很標準,可能這就是有語言天分了。”
“是么?來來來,我們一起合一遍,哎呀,有點技癢。”
氣氛上來了,這一群人也就放開了,初晴的小提琴還被呂思清借了去,鋼琴小提琴合奏,男女生二重唱,外頭還有大師給和聲然后吳壁霞老師上陣唱威爾第歌劇《弄臣》的選曲,呂老師獨奏小提琴,韓鴻唱《九兒》《絨花》。
季銘又把男聲的《就在此刻》唱了。
他練了這兩首,《Memory》更熟悉一點,《就在此刻》稍微少一點,不如前者知名,但是作為一首男高音曲子,季銘在感受角色情緒上,會更加便捷一點,所以效果只是略遜,基本上一致。
初晴在他閉關訓練的時候,經常跟他樂器二重奏,這會兒從呂老師那里接回小提琴拉了一段接著就被呂老師指點了,雖然被指出來不少問題,但是能給世界級的小提琴演奏家一對一點撥,是求也求不來的機會。
她跟呂老師請教,季銘跟趙成光他們聊天,吳碧霞她們就談音樂會的籌備然后京城大學歌劇研究院有個姓王的老師湊過來,問能不能發個抖音。
“蹭一下老師們的熱度,漲漲粉。”
“抖音啊?我沒有抖音,上回看見王宏偉在玩兒抖音。”吳靜湊過來看:“發季銘唱的那段,他粉絲多。”
“您不知道么,季銘在抖音上有3000多萬粉絲,抖音上最紅的明星之一了。”
季銘被喊到名字,一問才知道在說抖音,這些老師們童心未泯,于是立馬重整旗鼓,讓初晴、王老師……分了好幾個機位拍攝。鋼琴周邊,季銘、吳壁霞、韓鴻、吳靜主唱,呂思清、趙成光伴奏,先唱《Memory》,然后《歌唱祖國》、《龍船調》、《天路》,一路酣暢淋漓,抖音拍了好幾段。
季銘還沒回到家,網上就爆了。
當然是從抖音先爆的。
王老師發了一串抖音:“大師們濟濟一堂,展示風采。”
評論里的吃瓜群眾都是“一句臥槽走天下”:“臥槽,是季銘么?中間那個男的,是季銘么?我沒看錯吧?臥槽!!”
“季銘邊上是吳壁霞老師么?臥槽啊!”
“槽啊,那大姐大是韓鴻啊?”
“另外那位是吳靜啊,國家一級演員,知名歌唱家。”
“臥了個大槽,你們都沒發現拉小提琴那位么?呂思清啊!!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第一位中國人金獎得主,世界級的小提琴家,我的娘哎,這是什么陣容?”
“話說,這些人是怎么聚在一起的?”
“我只想說,季銘現在的層次已經這么高么?話說季銘不是業余學聲樂的么?怎么唱的這么好啊?反正我這個外行,覺得他唱的不必邊上的歌唱家差啊。”
粉絲們就只剩下舔屏和科普了。
“季銘跟韓鴻、吳壁霞、吳靜他們都是鄒文琴老師的學生哦,可能是同門聚會。不過我們銘銘唱的真的好好聽。”
“學了就一定學精,這就是季銘,從來不會讓我們失望。好期待他真的登臺唱歌啊,視頻一點也不過癮。”
“唱得太好聽了吧!!amazing!!OMG!!”
抖音炸了微博炸,“季銘唱歌”迅速沖上熱搜,也是這幾個視頻,也是這幾個人,只是微博的模式,更便利于科普于是視頻里這幾個人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吳壁霞本身在網上就很有人氣,其他幾位的履歷也是被全部找出來,牛嗶之處,根本不用更多的形容,只需要一樣一樣擺出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