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雷雨》舞臺,季銘有種久違的輕松感,尤其是在經歷了《末代皇帝》的整個過程,相較而言,在《雷雨》劇組,跟王英孫純朱圓圓他們這些國話戲骨合作,季銘只需要把自己那一份做到位就行了,盡量地去把周沖這個人物,塑造的圓滿、立體、動人,打磨掉瑕疵,真正對的上“史上最佳周沖之一”的評價。
所以每每登上《雷雨》的舞臺,他都有種隱秘的興奮感,一種只有自己知道的挑戰心理。
至于生疏,不存在的。
周沖在季銘的整個表演生涯中,就像是一個道標,永恒地矗立在那里,也許溥儀,也許李元,也許還有更多的角色都會被季銘創造出來,但是周沖卻將始終成為季銘追逐表演境界的開始。
長安并不是話劇表演的重鎮,這一次當地有關部門之所以會請《雷雨》A組來,主要也是考慮配合他們的旅游和城市推介,在部門網頁上是這么寫的“由國家話劇院創作,著名導演田明鑫執導,國家一級演員王英、孫純……著名青年演員季銘等人參演的,有中國話劇之王之稱的《雷雨》在本市上演,為市民,以及國內外游客奉獻了一場藝術盛宴……”
所以季銘他們第一場的觀眾,其實很多都是各部門的人,很講大局,該鼓掌鼓掌,該歡呼歡呼,尤其領導的話返場謝幕的時候,一定要表現出我們的熱情來,一定展現出我們的積極風貌來,一定要讓藝術家們感受到我們的誠意,要讓他們滿懷期待地來,滿腔溫暖地走。
如果季銘他們知道這回事,恐怕會有點掃興。幸好第二場是放開的,因為該拍的照片都拍完了,新聞素材也夠了。
長安的話劇愛好者,確實欣賞了一場國內頂級水平的話劇表演,不管是《雷雨》本身的精彩,還是這幾位已經磨合的嚴絲合縫的戲骨的表演,都給人一種酣暢淋漓的享受,當四鳳和周沖接連逝去,當雷鳴的聲效劈入場內,劈入每一觀眾的腦海中。
謝幕時轟然而起的叫好聲,實至名歸。
觀眾里頭有一對父母,他們念高三的女兒是季銘的粉絲,在忙碌的備考中,每周會抽出半個小時追季銘的新聞,可以說相當忠實了,而且立志要么考到京城,要么考到滬上,因為這倆地方見到季銘的可能性最大,最不濟,去機場守著總能見到一面。
父母不滿之下,也有好奇,到底這小孩子有什么魅力啊。
所以才有今天這個行程。
“回來了?”女兒從卷面上抽出眼神來:“怎么這么晚呀?”
“散場的晚,沒辦完。”爸爸隨口回了一句。
女兒眼珠子一轉,雖然她還沒有來得及看到這一周季銘的行程消息,但還是以一個追星族的敏感追問:“你去看演出了?什么演出啊?”
爸爸看看媽媽:“……可能是吃壞肚子了,我先上個廁所。”
媽媽:……
靠不住的男人。
“就是看個表演嘛。”
“什么表演?音樂會?演唱會?相聲?話劇?”
“問這么多干嘛,你卷子做完了么?”
有問題!
女兒瞇著眼逼過來,找啊找啊,找到了票根《雷雨》!主演:……季銘!
“啊啊啊啊啊!!!”
“哎哎哎別叫別叫,等你考完試帶你去看他演出。”在廁所聽動靜的爸爸,趕緊跑出來:“這個小孩確實演得好,你眼光很不錯,不愧是我女兒。爸爸以后支持你追星了,你要以他為榜樣,在自己的領域里做出成績來。”
“啊啊啊啊啊,你們居然去看季銘演出,不帶我?”
爸爸無奈,媽媽卻頗為淡定:“你趕緊寫作業去,高考要是發揮的好,到時候批經費給你去追星。要是現在不好好寫作業,哼。”
“哼什么?”
“我就上網發帖,說季銘讓我才17歲的女兒,跟父母大發雷霆,破壞家庭和諧你說會不會有人罵你腦殘粉?會不會有人連季銘一起罵?”
女兒倒吸一口涼氣,這么狠?
爸爸向媽媽伸出一根大拇指:狼人。
這個家庭,因為季銘的存在,直到高考,都處于一種和諧美滿當中雖然小姑娘還是上網控訴了這一威脅。
導致“父母如何對待和處理兒女追星?”的話題,尤其在微博和某乎上爆紅,小姑娘的微博倒也漲了幾千粉,一躍成為小粉頭一個,在她考入人民大學之后,也是成為季銘微博藝術團的一員干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