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
“不知道呀。”季銘震驚了,這倆家居然住一塊,而且關系這么好,呂思清直接帶著一家子,還有初晴季銘,上黃家蹭飯了,大年初二呀:“您二位,這看著得是十來年的鄰居了吧?”
“還真讓你說對了。”
呂思清和黃三石,還真就是十來年的鄰居,中間搬家都一起搬那種,關系好極了。
“哎,謝謝孫老師。”季銘看著孫麗給他送茶,趕緊起身讓了讓。
“別客氣,等會兒嘗嘗老黃的手藝。”
季銘都笑了,黃小廚嘛,娛樂圈估計沒幾個人不知道的,尤其《向往的生活》之后,就更是如此了。照著《向往》的菜色做,也是不少廚藝愛好者的熱門節目。
“三生有幸。”
“哈哈哈,你這個馬屁拍的,有點嚴肅了。”呂老師指指季銘。
黃三石跟徐錚何老師還不一樣,這位老師是比較嚴肅的,可能是在北電當老師太多年了,學生們都是一群給點陽光就能開花的,所以必須得有威嚴,謝納呀,海青啊,都說他的學生就沒有沒被罵哭過的。這么長年累月,給了自己太多的心理暗示,整個人的位置就比較上面一點了,加上本身也確實很有面兒,是會讓人有距離感甭說季銘了,就是跟他再熟悉一點的年輕演員,也沒有敢跟他口花花的。
所以保險起見,哪怕是馬屁,往嚴肅方向拍,也比較不容易出錯。
初晴倒是跟黃家倆姑娘聊得挺輕松,多姐學的是鋼琴,田跳水家的姑娘學的是小提琴,倆妹子還是同一個音樂工作室上的課兩人不聊樂器,就聊樂章,初晴清清涼涼地坐在那兒,多姐跟她靠邊坐,小聲兒說著。季銘瞥了一眼,看不出初晴有沒有緊張,還挺能唬人的。
黃老師確實整了一桌好菜,分量十足,滿滿當當。
“能吃多少吃多少啊,我們家就是比較浪費。這要是發到網上去,也是要被罵的。”
還挺明白。
“小初這是還沒拜師呢?老呂是架子挺大的啊。”黃三石給季銘夾了一塊肉,挺講究,主人家自己備了公筷:“我們小季可是正當紅呢,在咱們話劇界,也是一號角兒了,你可別擺架子。”
季銘也不說話,要是呂思清就這么應下來,當然就最好了顯然他想太多。
“拜師要就是個名頭,就簡單了。小初是很有天分的,我也希望有機會能教她一段兒,”這是呂思清第一次明確表示自己的想法:“但是咱們這一行,問題也不小,多少人覺得靠上一個老師就吃喝不愁了,是吧?國內呢又是個人情社會,不是我自大,這要掛一個呂思清弟子,就能在外頭吃香喝辣了,沒說錯吧?沾我點兒光,其實也不是大事。主要是可惜了,很多人拜了老師,反而不及拜師前努力了,好像他們拉琴的目標,不是達到一個什么藝術上的高度,而是拜一個名師,唉。
小初呢,我是希望她能夠形成一個自己的藝術追求之后,再來說拜師的事情,到時候我也就是她藝術道路上的墊腳石了,不會成為攔路虎。”
算是苦心孤詣了。
初晴抿著嘴,有點感動,可惜嘴比較拙。
季銘笑了笑:“真有那一天,您也不是墊腳石,您是燈塔,是榜樣,是領路人,是閃閃紅星。我們倆敬您一個。”
呂思清笑著喝了這杯酒:“初晴,你可不能學季銘這張嘴,滑頭。”
“哎,”黃三石給老婆夾了點菜,才放下筷子:“季銘他這人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