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別什么扯上這個,煩不煩。”
網上熱熱鬧鬧一陣炒。
季銘的這個活兒,倒是完成的非常順利,檢查了一下素材,拍攝組就說OK了新校區的同學見到季銘的機會不太多,沒有老校區那么尋常,什么食堂操場教室影廳,都能偶爾抓住他。
所以一結束,包括季銘在內的幾個明星學生,就都開始簽名合影了。
拍完第四天,這支五分鐘左右的快閃MV,就登陸各大平臺。
任何人都得說,現在這個版本,比最早那個要好也不是說中戲就沒有人才,主要是大家都比較會做人,你不來問我,你不來誠心誠意地征求我的意見,我不會冒著得罪人的風險跟你說哪哪兒有問題。而最早出方案的老師,他又有一個壁障,燈下黑,自己去改去想,其實是很難的。
所以地老師那天征求季銘和程郝意見之后,才意識到這個匆忙出來的方案有問題,接著就是請人來,校內的校外的來合計新方案,最終出來的結果,當然是好了非常多。
其實也難免,畢竟是連學校官微都沒有的“老年大學”,審美老舊一點,是沒法避免的。
播出之后,除了各家粉絲嗷嗷之外,路人倒是扯八卦也扯的挺開心。
“所以這是官宣季銘是中戲校園一哥了?”
“季銘好有面子啊,跟他合唱那位劉教授,可是中戲聲歌系的主任。”
“也不一定吧,他畢竟是有專業唱功的,在這種唱歌的時候帶頭,也很正常。”
“他還有專業演技呢,表演的時候當主角也正常。”
“他還在練舞呢,據說也很有水平了,那領舞也正常。”
“那么,中戲做什么由季銘帶頭是不正常的呢?”
“相親會?聯誼?畢竟是有家室的人。”
哈哈哈。
有道理。
這個話題,迅速衍生出來一個某乎問題:“季銘在中戲真的很有地位么?”
“謝邀,中戲大二表演系學生,剛下飛機,從紐約回來,談下了一個億的項目,很累好吧,開玩笑。這個問題簡單的說一下,確實是比一般學生,包括明星學生都要來的不一樣一點,或者說高一點也行。
因為當時他還是大二的時候,就給我們班上過‘傳經送寶’課了,我們班也都叫季老師不是那種客氣的季老師,是真的教過我們,我們老師輩兒的了。究其原因吧,我覺得最早是因為他上了《演員》,而且也挺得到認可的,所以他教表演和自己表演的實力,就得到證明了,學校嘛,單純一點,實力還是最重要的。
第二個他已經是國家話劇院的正式演員、導演了,已經是領先一步,外加上又有《雷雨》《末代皇帝》這樣的話劇作品,大家都知道,話劇是沒有后期的,是演員實力的最好證明,所以這一點其實也是實力的因素。
第三個就是名氣了,名氣太大了,而且又是走那種演技派的,實力派的,作品派的,最近好像聽說他已經拿到三級演員的中級職稱了,也拿過兩個白玉蘭,拿過校園戲劇節,跟其他的明星學生也就不太一樣了。
所以學校其實也不怎么把他當成一個單純的學生,從之前排練《末代皇帝》就看得出來,他就是絕對主演,這部戲甚至聽說,就是給他定制的,不是說他有什么背景,而是整個戲的難度,如果不是有他,可能就沒法讓一群學生來演。”
這是頂贊回答。
次贊回答比較簡短:
“你看他混的圈子就知道了,全是頂級藝校,頂級劇院,大演員大導演這樣的人,會被當一般學生看么?”
還有一些其他回答,也是相當受認可。
“中戲這種老牌藝校,其實也有困境,以前是演員,然后明星,現在沒作品也可以當明星了,那些各種選秀出來的,名氣比中戲北電出來的,大得多。不管你再說人家沒有實力,全是流量,全是泡沫,但是在網友,在大眾眼里,就是你中戲存在感不高了,畢竟很多明星學生也都是帶著名氣進學校了,說服力不夠。
但季銘不一樣,他是實打實在中戲念書時紅出來的,成名作《雷雨》,甚至是導演從課堂上直接挑了他出來。你想想看這個傳奇程度,多少學生都覺得夢幻啊,我考上中戲,我就能在課堂上被人調走,我就能成為第二個季銘雖然是妄想,但也是一個指望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