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銘貌似思考地點點頭:“就一點想法,還沒有成熟。”
“那你這個算了,等會你下課還在學校么?我們聊一聊。”
“……噢。”
季銘余光掃了一眼同學們,那種感覺又不一樣了,研究成果啊!嘖嘖,多么牛逼的字眼!在表演這種扯淡的事情上搞出研究成功,又是多么牛逼的事情!
現在站在他們面前的,已經不是季銘。
而是牛逼本牛。
接下來的課程,季銘也在想剛才那個效果當然它不是簡單的兩種體系的共存,它其實存在一些心理暗示。演愛德華的時候,季銘是話劇舞臺的季銘,演菲爾德時候,他本能會覺得自己是聲樂舞臺的季銘,在他的設定里,這兩個就是截然不同的定位,相當于就是兩個人在演,當然出來的效果,它就非常好。
如果把它抽象出來的話,大概就是從前演員演精神分裂,都是一個演員造兩個角色,那么季銘這里,就是借助兩種臺詞訓練法為載體,變成“兩”個演員演兩個角色方法派的一種表演法。
或許這種載體,也可以是別的什么東西。
比如一個人表里不一,表面的自己和內心的自己,或許也可以拿出來當成載體。
嗯哼。
當然,這都建立在強大的表演實力的基礎上。
他大致地跟楊老師說了一下這種感覺。
“哦,那把臺詞當做載體,肯定是事半功倍的,因為它本身就是表演最重要的元素,”楊老師點點頭:“不過這種下沉到表演者本身的分裂,似乎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如果做得到這一步,那即便是留在角色層面的分裂,應該也已經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是。”季銘點點頭。
他想到一些,但不能說,這可能跟他擁有錦鯉,并且試煉了數十個角色的緣故有關我曾把完整的自己打碎他在錦鯉的協助下,本身就極其擅長這種分裂,或者說適應了這種分裂。
“你可以做一點這方面的學術研究,既然你通過這種方式來表演,會有那么突出的效果,那肯定在你身上還有原因,你不妨多想一想,發掘一下,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論文題目。說起來,你畢業也好,你在國話發展也好,也需要做一點理論研究,不能單純留在業務層面。”老楊說的是肺腑之言,他畢竟也是副教授職稱,甚至還拿過京城精品課程一等獎的,就是中戲的臺詞課。
……
家。
燈火輝煌。
一個皺眉的男人,一個探究的女人。
“你寫多少了呀?”
“大概得有一百多個字了,小時候看圖說話都沒這么難。”季銘放下筆,從布袋沙發上站起來,坐回大沙發,往初晴那邊一倒:“唉,我寧可寫十個劇本,都不想寫這個了我覺得我的論文,還是分析劇本算了,就分析《雷雨》和《末代皇帝》,正好一個是人藝經典,一個是國外改編,很有代表性。”
初晴正在練瑜伽,被他靠的一倒。
“哈哈,你可以的,我相信你。”
“我不相信我自己。”
初晴覺得季銘像個小可憐一樣,多么意氣風發,年少有為的大神,現在可憐兮兮地倒在哪兒,憋了倆小時,就憋出來一百個字要知道季銘可不是學渣,他寫小品劇本,寫話劇劇本,改電影劇本,那都嗖嗖的,溜著呢。
就這么一個《基于不同臺詞訓練法的人格分裂式表演淺析》,難為死他了都。
“那就多看看別人的唄,參考參考。”
“嗚。”
“噢~”初晴摟著他腦袋:“乖了乖了。”
“嗚嗚~”
“沒關系的,萬事開頭難,中間也難,最后最難哈哈哈,哎季銘你干嘛,別咬,emm……臭狗蛋,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