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制作?類似《流浪地球》這樣,片酬或者其他費用折入投資這條沒有太大意義,配音已經不可能了,完整的作品,不會因為季銘的參與,就重新來調整。
權益投資?當初徐錚把《港囧》的權益,1.5億出售給了上市公司歡喜傳媒,就是權益投資的一種方式。包括《戰狼2》的時候,聚合傳媒也出售了一部分他們的權益,這是很多后發投資人進入電影項目的重要途徑。
按照合理性來說,第三種是季銘介入的最佳方式。
但王長天總覺得略有些莫名,好處呢?好處當然是宣傳上可以省下一大筆預算,而且可以強化院線對《哪吒》的信心,給季銘掛一個出品人,就算是他名下的作品,僅僅算他巨量的粉絲,都相當值得了夠么?說夠也夠了,說不夠,似乎確實差一點。
一錘子買賣,意思不大。
“季銘對國產動畫也有興趣么?”
“我對好電影都有興趣,但要說到特別感興趣,其實拍《流浪地球》之前,我也不怎么看科幻片的。”季銘笑了笑,有點羞澀:“我沒有您那么純粹的熱情,我只是會看電影和做電影的人,至于它是什么類型,其實并不重要。今天中國市場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400多億票房,您要說喜劇片是票房保障,也沒錯,但《流浪地球》《戰狼2》《遇仙降》都不是喜劇片……只能說我們已經到了這么一個時間,只要電影做的好,只要各方面的宣傳發行跟上,我們的電影觀眾就會給出超乎意料的回饋。所以對電影人來說,這個時代,不能說是差的。”
“那你的眼睛可夠毒的。”
“哈哈哈,還早著呢,我這才做了幾部電影。”
王長天點了點頭,又想了想:“我聽說你打算做音樂劇啊?”
這耳朵可夠長的。
可能是季銘的表情過于意外了,王長天還挺得意的:“你別忘了我以前是做什么的。雖然‘中國娛樂新聞報道教父’這個頭銜太重,但我畢竟是記者出身,獲取信息差不多都成下意識了。”
季銘跟楊如意對了一眼:“有這個計劃,主要就是現在手上這部電影,我是希望把它改成舞臺劇的。”
又是一陣沉默。
“光線有沒有可能投資天成文化?”王長天突然問了一句。
京城天成影視文化有限公司,這是季銘一個人的公司,暫時連法人楊如意都未能獲得激勵未來是有這個計劃的,但還早,還早。不論從參與的項目數量,還是從成立時間來看,都還早。
“您打算給個什么價呢?”
這不是真的在詢價,而是給了王長天一個否定的答案現在天成文化不好開價。它有什么,除了8000萬現金之外,還有《默》的50%權益,以及對《流浪地球》系列,暫時不超過10%的后續投資權益,再加上季銘這個人,就沒了。
5億?
10億?
還是20億?
完全取決于季銘的價格而這又是最不好衡量的。假如季銘愿意火力全開,短期內造一個涵蓋經紀、影視制作發行等業務的小巨頭,并不是難事,而且娛樂圈內依賴頭部藝人發展出來的影視公司,也不是沒有先例。
可要是那么去算,就是一個事實上的對賭,季銘不可能接受王長天也知道季銘不可能接受,他就不是個一天到晚賺錢的人。
不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