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銘笑的不行。
《劇院魅影》也好,《貓》也好,這樣常演不衰的作品,演員團隊是非常大的,很多都是嶄露頭角的中堅演員,那些登峰造極的音樂劇演員,是無法滿足這種演出強度的所以今天他們看的這一出《劇院魅影》,演員當然也都是非常優秀的,但要說比現在的季銘高多少,肯定是沒有。
“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而且我覺得你拉琴也絕對不比樂隊的小提琴手差。”
初晴煞有介事地點點頭。
呵,這一對公母倆。
音樂劇對于初晴和季銘來說,真稱得上是一種同時吻合雙方專業的藝術形式,一個聽音樂,很多來自上世紀,上上世紀的經典之音,另一個則看表演,完全不同于國話、人藝舞臺風格的,那種自由的,獨樹一幟的,甚至散漫的,隨性的表演,給了季銘很多啟發,大大拓展了他對舞臺的概念。
舞臺,可以有更多可能。
所以他們倆在倫敦按照一天兩場,甚至再帶一場小劇場的高頻率看戲,一點都沒覺得厭倦,反而每天不斷有新的火花在討論和思考中誕生。
直到馬塞洛來帶他們去財富劇院“探班”。
“哦,你們去了這么多地方?”馬塞洛看到了季銘手上的“西區看戲地圖”,上面遍布著各大戲院和劇目的名字,以及很多紅勾勾,外加一些標簽:
唱得好。
男主角表演不錯。
劇院非常棒。
樂隊略遜一些。
故事復雜,但結構非常清晰。
“不愧是專業的。”馬塞洛嘆為觀止:“或許你們可以給雜志寫寫專欄,或者在網上寫一些,很多游客喜歡看這個,然后選擇自己的打卡目標。”
季銘在“財富劇院”打了個巨大的勾勾:“我更期待今天的行程。”
“倫敦不會讓任何人失望。”
“或者直男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