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個拍攝任務就是旋轉門,叫超A旋轉門,比較自由,你可以表現各種各樣的情境,夸張的內斂的,正式的戲劇化的季銘走過去的時候,正好是劉然在拍。
“卓別林啊?”
劉然穿著那一身闊腿拖地褲子,貼了個胡子,拿著個雨傘胡子還掉了。
拍的還是挺快的,可能是人太多。
“你這褲子,衣服不用還的么?別踩壞了。”季銘吐槽了一下劉然這件衣服,實在這哥們不矮,兩人一邊兒高,但劉然那么一穿,就顯得矮了一截。季銘身上是一套經典藍的非典型西服,有一些不規則的裁剪,身板挺括,長腿筆直,要不是站一塊,說他比劉然高五公分,都有人信。
劉然顯然對這套衣服也不是完全信任:“是不是怪怪的?”
“不怪,時尚活動嘛。”
被白了一眼。
“不跟你聊了,我拍去了。”季銘看張琛在示意他,趕緊往旋轉門道具后邊走,他以為還要等一下呢,沒想到劉然拍完就喊他了,至于他本來是不是就在這個位置,那就不知道了。
《GQ》方面給他的材料里,有一個關鍵詞“教父”。
是馬龍·白蘭度,而不是阿爾·帕西諾如果僅論片段的話,季銘腦子里第一個出現的是馬龍白蘭度摘帽走近的畫面,第二個則是雪茄。雪茄不夠正確,所以不能選。
很多雙眼睛都在看他,看他從人工旋轉門里走出來,輕步,重壓,眼睛盯著鏡頭,平穩深邃,然后輕輕摘下帽子,略敷衍了笑了一下,最后凝固了表情,微微低頭,一身的氣壓都朝著鏡頭,和攝影師而去。
攝影師不自主地后退了一小小步,季銘感受到一種類似舞臺表演的成就感。
一次過。
人的氣勢這東西,不好講,但季銘自己感覺上,拿過威尼斯后,他在想要表現“氣勢威視施壓”這種概念時,似乎是更游刃有余了有點點類似氣息之于臺詞,氣息足了,臺詞就容易有力道,更加鏗鏘。氣勢也是一樣。
季銘后面拍攝的是現男友,出道很多年,也不算透明,但是今年爆紅。
兩人不認識,客氣地笑笑,對方也沒有猶豫喊了聲“季老師”,季銘都沒忍住笑,喊了句“李老師”,然后兩人笑著錯身,季銘去拍“回眸”,他去拍旋轉門。
拍“回眸”,就是在構圖的前頭,背對著站倆模特,然后藝人在兩人中間回頭看一眼鏡頭在整個電影史上,回眸都是最經典的鏡頭語言之一,《青蛇》《喜劇之王》等等,留下了許多驚心動魄的畫面。
不過《GQ》設計了個小反轉,前半段是正兒八經的嚴肅表現,男神女神,后半段要有反差。
季銘是吹泡泡糖,不知道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讓他吹一個巨大的,把臉都能蓋住的泡泡,然后炸開,真的把臉蓋住,而且眼睛還得露出來,要無辜,“最好跟小鹿一般水汪汪的、俏靈靈的、顫巍巍的、清吟吟的”這是《GQ》編輯的原話,文采斐然啊。
這個一共拍了六條,倒不是那么多定語的小鹿眼神演不出來,而是季銘吹泡泡的技術,確實不像一些同行那么強,沒吹過呀他,人家吹這個吹那個,可能吹得多。
哈。
季銘迅速地來,迅速地拍完,迅速地走回房間休息,他紅毯順序太靠后了,可以抓緊坐一會兒瞇一下。而在他背后,那些看著他來的,又看著他走……感受如此分明。
不僅楓葉不夠紅,他們自己也不夠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