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我雖然不知道里頭圈子是什么樣,但我至少知道銘兒是什么樣的啊,他既然在最里頭都是萬眾矚目的中心,那其實我也算看到了中心的風景了,完全不用自己辛苦努力。”
“……”
果然是咸魚的覺悟。
大家余光留著一線,都看著中間那一波。可可豆的劉總,走過來就特別熱情地恭喜季銘,倒是餃子導演還是那副宅男樣子很難相信,《哪吒》里的很多動作,都是他自己上的,得多悶騷啊。
“您真是什么都不耽誤,這邊投資一把,幾個億下袋了,那邊去趟威尼斯,影帝又拿了,再隔兩個月,《默》上映,又要開始印鈔了。”劉總感慨啊,這就是資本的丑陋面貌,可可豆辛辛苦苦做了這么久,最后分到的錢,還不如季銘投一把的。這倒也不是心里不服,畢竟是滿天下找過錢的人,劉總完全知道錢的牛嗶,沒錢投你,你做十年也還是一毛錢賺不到,就是餃子導演,幾年磨一劍,還得說自己是幸運者。
“劉總說話就是有文化,還押韻呢。”
“是么?”
“押‘了’呀,下袋了,拿了,印鈔了,哈哈。”
雖然偶有酸味兒,但整個慶功宴,還是像一塊配料豐富,火候恰到好處的披薩,那一點酸黃瓜只會增加它的風味,而不會減損它的美味季銘明天要入組,肯定不能喝酒,但喝茶也都快喝撐了,這種小規模的內部慶功宴,人家要來敬你,你喝的還是茶,確實是不好拒絕的。
結束之前,季銘跟王老板,才能稍微安靜地聊了幾句正事。
光線和十月文化有個很初級的提議,就是做《大圣歸來》的音樂劇其實季銘和光線簽署戰略協議之后,還是回頭看了看這些國漫的可改編性。追光的《白蛇:緣起》其實挺合適的,劇情簡單,人物現成,一男一女,外加一個國師反派,再加上耳熟能詳的故事背景,成功的概率不小。
《大圣歸來》倒也有電影的熱度在,IP巨大,也不是不好做。
不過要做不做,都要等到明年了,假如音樂劇版的《默》能夠打造出天成文化的班底和模式來,之后再做就會順利很多。假如不是那么理想,可能季銘還會繼續嘗試,那別的項目就要再往后推。
索性王老板也不是現在就要做,只是交代一下,適時放點料,也是有用的可能是讓季銘拿走三個億,還是不甘心。
……
隔天,季銘把雜事都還給楊如意是的,用季銘的話說,這事兒本來都是楊如意的,他好心為她分擔幾天,現在要去排練了,當然得還給她。氣的楊如意差點辭職。
整個排練早中期,都在京城,他們的租的一個場地進行,滬上文化廣場那邊則是做舞臺和道具,后期會過去排練、適應,然后在滬上登臺。
所以現在的場地,基本上是光的,就一溜兒的人,人不是光的,現場還是嚴肅莊重正規的。
季銘進來的時候,大家伙挺直身板,刷刷刷鼓掌,也是在意料之內的。
“這個,鄉鎮企業家聯誼會?”
張潔和導演佟鑫宇,連著一幫新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的都不行了,大家倒也就不那么緊張了。
季銘換了衣服出來,腦子里表演之外的東西,都被摒除了,一種純粹的喜悅升騰起來,還是舞臺,還是表演,還是這個仿佛獨立于世外的空間,更適合他他畢竟只是個22歲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