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銘的評語總結一下,基本上就是“空洞”!
昧心亂夸他也做不到,只能就一些閃光點說一說,還要注意不要拿文藝片的標準來評價,也不能特別把它當成個想要賺錢的商業電影畢竟寵物這么“萌”,你目的露的太“明”顯,觀眾不就只剩下個“艸”了么。
到了后面提問的時候,季銘也不擔心自視甚高,說他是客人,跟《寵愛》無關的話題,只回答一個,讓徐錚幫他挑。
徐錚幫他擋掉兩個之后,把第三個問題遞給了他。
“您是從綜藝節目里出道的,也算是,但是從那之后,除了一期《向往的生活》,您就再也沒有參加過綜藝節目了,而現在綜藝節目的類型也越來越多樣,您的粉絲也期待您有機會參加一些綜藝節目,能常常跟她們見面。所以什么類型的綜藝節目,會吸引您參加?在電影《默》和音樂劇忙過這一陣之后。”
“你是不是哪個臺的導演、制片啊?”徐錚問了一句,然后看向季銘:“要不就這個?我很好奇哎。”
季銘舉起話筒,想了一下,稍微猶豫了一會兒,但還是決定說:“綜藝節目是個很復雜的東西。在我們缺乏曝光度的時候,你去參加一些綜藝,其實是有幫助的,因為必須被人看見,才會有機會,對吧?但是對于我來說,就是現在啊,可能視角會不一樣一點。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會發現,就是現在聽演唱要去綜藝,看表演要去綜藝,聽配音也要去綜藝,甚至各種親子關系、家庭關系,旅游、經營、文化……也可以去綜藝看,好像無處不綜藝。
有時候還是會有點迷茫,不太清楚這是好是壞,究竟是一個帶著大家關注不同人生的窗口,還是一個鯨吞蠶食的流量巨獸。
坦率的講,我還沒想明白,沒想清楚,所以可能在我想明白之前,都不太會參加很多綜藝節目吧。當然我話也不敢說死,不想有一天打臉。而且不同的人,對自己所需的判斷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要不要參加,其實也是很個人的決定。
我最期待的還是,希望觀眾們可以去劇院看舞臺表演,來電影院看大銀幕演出,去音樂廳聽演奏會,去演唱會聽現場,當然還有舞蹈等等,少關注一些演藝人員的個人生活,那有什么意思呢?明星也是吃喝拉撒,也是俗人凡人,搬到綜藝上去其實是有點詭異的,還是要把這個工作看淡,職業化一點,就是個賺錢糊口的活兒,跟大家一樣的。
至于什么旅游綜藝,文化綜藝,大家有機會多出去自己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了解,不是更好么?是吧?把生活從網上,從床上,從房間,挪到室外來,挪到更廣闊的天地里,應該會更容易收獲內心的滿足。”
好嘛,來了一堂課。
季銘看徐錚那表情,無奈地笑了一下:“我昨天剛在中戲上了一堂大課,有點沒收住啊還,話有點密,好為人師了哈哈。”
桃紅老師在旁邊補了一句:“我覺得銘兒說的特別好,我們這個行業越來越成熟,觀眾也越來越成熟,相信會有那一天的。”
差點開成行業研討會徐錚畢竟是老手,趕緊一個逗趣把氣氛重新活絡起來。
下面吳三石和張子楓撒撒糖啦。
闞清和覃健次互相懟一懟啦。
……
“季老師,你在中戲那個課有沒有錄像啊?”結束之后,覃健次湊了過來:“能給我看一看么?”
季銘頓了頓,瞅了他好幾眼:“……回頭我讓助理問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