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人問道,“林廠長,你咋要去省城啊,那邊多遠啊。”
林曉冬道,“我想把生意做大。咱們縣里還是太小了,交通也不方便。跟不上發展。你們放心吧,我開了新廠,對這邊廠子只有幫助的。你們這邊不會缺少生意。只要好好干,我還是記得大家當初為廠里的付出。”
這話也是真的,林曉冬哪怕省城開了新廠,也不會立馬就能做大。畢竟手里資金是有限的。
別的不說,就光是修建廠房的那些材料費用,都是賒欠的。那還是靠著省城建筑公司的名義,才能賒欠的。這后面是要還債的。只是這一步還是要走出去。現在這個廠房也不是她自己的,是租的。總是不穩妥的。
林曉冬作為廠子的最大股東,她自己要去省城發展,誰也攔不住。也沒有那個立場。
而且他們也不準備投資,所以倒是也沒多過問。
至于說去省城上班,工人們也都不愿意。哪怕林曉冬說那邊有宿舍,也不愿意離開家里了。
不過等下班之后,倒是有人來找林曉冬,“廠長,要是等省城服裝廠建起來了,能不能讓家里的娃子去上班啊,都是服裝廠做事的,有經驗。”
林曉冬道,“可以是可以,但是他們是正式工啊,我們廠子是私人的,肯定和正式工不一樣的。你們自己也清楚的。”
正式工就是鐵飯碗,不存在什么開除的。
但是林曉冬這邊如果做的不好,就要開除。堅決不留一個混子在廠里混日子。
老工人就道,“是啊,可是這不是出了問題嗎以前在服裝廠還做還成,現在服裝廠眼看著是開不下去了。我就怕他們沒工作。”
林曉冬聽到這話,驚訝道,“咋情況,你和我說說。”
老工人就把現在縣里服裝廠的境況說了。
現在縣里很多企業都在虧損。之前都有縣里扶持。但是現在縣里壓力太大了,縣長也一心搞發展,不想再花錢扶持這些虧損的企業了。所以到時候要買斷工齡。很多人都要面臨著事業的境況。因為哪怕不失業,廠里也發不出工資來了。
現在很多人都在著急,不知道在哪里去找工作呢。
林曉冬一聽這話,就覺得是個機會。
她道,“你們孩子去省城肯定是沒問題的,只要有技術,能做事。我們都歡迎。所以不要著急。等我那邊招工了,我和你們說一聲,都去報名。”
聽到林曉冬的承諾,這人也放心了。
過了一會兒又有人來找林曉冬,為的也是這個事情。
林曉冬也是拿同樣的話回復的。打發走了這些人之后,林曉冬就給省城工地工作的沈沛打了電話,說了這事情。
“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我如果重新招人,買機器,辦場地,要好久呢。正好現在接手了。而且縣里這邊的廠子還是租的,沒有固定的場地,我擔心以后不好發展。”
沈沛道,“也行,資金問題可以貸款。”
林曉冬笑道,“我準備還是搞入股這一套,看服裝廠那邊有沒有工人愿意入股,然后一起管理,這樣就花不了多少錢可以置辦下來了。如果不愿意,我就去貸款。一把子拿下來。就怕不好貸款,所以到時候我還要去找政府談,先欠著。”
沈沛一聽林曉冬還準備找縣政府談,頓時樂了,“媳婦兒,你現在野心大了,膽子也大了啊。”
“要搞發展,連這點膽子都沒有,還怎么發展”林曉冬還真不怕。她之前跟著沈沛,也見過不少政府大領導。
覺得他們其實也沒有那么可怕,都是一心為了當地發展。
只要能讓當地發展,他們都是很好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