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等她趕去仙壽宮之時,見沈辭憂完好無損地站在李墨白身旁,才知道自己的計謀又沒有得逞。
太醫對太后的病癥無計可施,只道她氣急攻心,心跳已經變得十分衰弱,尋常湯藥根本灌不下去,恐怕隨時都有仙游的可能。
是夜,李墨白陪伴在太后榻前,內心滿是自責。
他想起了打自己有記憶以來和太后之間相處的點點滴滴,她實在算得上是一位稱職的好母親。
五歲自己從馬上跌落傷了腿腳,她夜以繼日陪著他治療康復,三個月下來人熬瘦了兩圈,才二十多歲的年紀就長出了白頭發。
九歲自己重病高熱不退,她求遍漫天神佛,發誓余生茹素潛心禮服,只愿換得兒子身體康健。后來自己身體好轉起來,到如今已有十六載,她一口肉腥都沒沾過,日日禮佛少說三個時辰,為得就是讓佛祖繼續庇佑他。
十六歲他第一次遭先帝訓斥被關了禁足,是她在先帝宮門前跪了兩天兩夜,才求得先帝寬宥了自己。
二十歲先帝病重,眾皇子覬覦皇位虎視眈眈。她為了相助自己榮登大寶,在后宮做小伏低任人凌辱,只為能替自己多收集來一些關于別的皇子的情報。
天下間哪有不疼愛自己孩子的母親呢?
相反這天下間,倒多得是長大成人后就厭棄自己母親的不孝子。
李墨白自詡孝順,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己也會和‘不孝’這兩個字沾上邊。
可如今他又做了什么?
他從未設身處地的站在太后的立場上想過,她為何如此針對沈辭憂,又是為何非要讓自己的侄女當上皇后。
他總是責怪太后有私心,卻忘了這世上只要是個人就會有私心。
人非圣賢,他又為何要要求自己的母親是圣賢者?
他緊緊攥著太后的手,將頭埋在她的胳膊上,極力隱忍著自己就快要奪眶而出的淚水,輕聲道:“母后,兒子知錯了。您一定不能有事,求您給兒子一個將功折罪,給您盡孝的機會。”
他不知道,他如此軟弱的一幕,正被沈辭憂在暗處看得一清二楚。
她也私下里打探過,仙壽宮的宮人都說今日青竹一整日都沒有離開過仙壽宮,以太后這樣的身份,毒害自己又哪里需要串通仙壽宮里里外外近百個奴才都幫她一起說謊?
或許這事兒還真的不是太后做下的。
如果是她,她也不至于因為李墨白的懷疑而將自己氣到重病不起。
如此說來,自己豈非因為一時的誤解而誤導了李墨白,間接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她看著李墨白啜泣的背影,心底發酸,也跟著紅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