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母神很從善如流的,將自己的自稱略微變化。
“但是,隨著朕當初被誅殺在大地之上,三相神也隨之隕落。”
“大地主權的化身融入冠冕,被朕故意打碎,散落在大地。”
“地震、災害的形象被天神封印,不知藏在哪里。”
“豐饒之母,作為大地生命的化身。在死亡之后重新復活。”
聽到這,姬樂馬上問:“復活?不是,孕育新神?”
“是復活。”地母很確定的說:“朕的化身復活,并且獨立在外。不過沒多久,再度被天神擊殺。”
姬樂心道:地母所指的“天神”,想必就是神王?
“死亡之后,化身再度復活。反復七次后,豐饒之母化身徹底被憤怒與仇恨魔化,如今已經墮落。”
甚至,化身的墮落也間接影響地母,導致地母神魂出現雜質。這也是為什么,姬樂在門口能感覺到一股魔性。
理論上,在大地上存在的那些地祇,都是地母的化身。他們在外面作惡,導致自身的墮落,都會牽扯到地母神本尊。
這也是神王的計劃,通過魔化大地的地祇,間接影響地母神魔化。
不過地母開辟冥土,暫時以冥土力量隔絕魔化之力,仍保留自己的理智。
眼下,天地神爭奪的焦點在于。地母先一步建設冥土,重新化作神靈。還是天神促使地祇們集體墮落,逼迫地母本尊化為邪祟。
“豐饒之母和夏國的交易,朕清楚。那個交易的核心,并不是楊氏的嬰兒,而是利用子嗣逼迫楊氏崩潰。她所要的,是楊氏在倫理、道德以及責任之間掙扎,所產生的負面情緒。”
豐饒之母墮落為魔神,從地母處獨立。想要更進一步的恢復力量,她必須利用眾生情緒所產生的負面力量。
“悲傷、憤怒、仇恨……這些情緒都是她的力量源泉。她對夏國的迫害,并不是個例。在各國,都能看到她的影子。”
姬樂沉吟道:“那么,夏國遇到的絕育現象,會不會是她……”
比如,豐饒之母下咒絕育,然后再施咒賦予生育能力?
地母搖頭:“那的確是世界排斥引發的案例。來自天神,他修改世界法則,加重世界對夏國的排斥,導致你們體內的毒素無法排除和適應。”
見姬樂還有幾分不理解,地母道:“你知道進化論嗎?”
“生物在自然中進化,同樣自然也會影響生物。”
“外域文明降臨后,最大的問題在于種族與環境的排斥。”
“再細致點說,外域人種相較于本土生命,體內缺少一種元素。”
姬樂靈機一動,突然想到“鹽”。本土土著不需要吃鹽,而外域生命則離不開食鹽。而在吃鹽的時候,導致體內積累某種元素!
于是,他將自己的猜測告知地母。
地母點頭:“就是這個。本土物種擁有一種特定元素,可以通過日光、飲水等各種條件,在體內產生鹽分。但你們不可以,隨著你們大量食用本土食物,導致體內積累難以溶解的異種元素,最終絕育。”
“本來,在環境適應中。這個過程維持三代,就可以矯正過來。”
類似羅馬、陀靈等國,都已經在歲月和環境的影響下,排斥性越來越小。可夏國不同,天主加強排斥,導致絕育現象頻發,最終所有國民都失去生育力。
這時,豐饒之母趁虛而入。
“那,陛下有沒有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