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家伙不出餿主意坑自己,就謝天謝地了。
“也是時候召喚新人了。屈原這樣的例子,我就不信還能碰到。”
……
三天后,楊柯照顧完南宮母子,來永樂殿對姬樂道謝。
殿內,難得沒看到霍去病的身影。除卻史皇之外,只有一位穿著樸素的中年男子靜靜跪坐在殿中烹煮湯羹。
“這位是……”楊柯繞道走到姬樂跟前。
姬樂眨眨眼:“只是我最近新召的庖廚。怎么,難道你有興趣嗎?”
廚子?姬樂要的那位食神?
頓時,楊柯失去探究的心思。
倉頡見了,暗暗搖頭:治大國若烹小鮮,縱然是一庖廚,但為何不能“由廚入宰”呢?楊柯這小子,見識還是淺了。
姬樂何等性情,豈會單單為了口腹之欲,專門從華夏無數人才英杰中翻出來一個廚子?庖廚不過是副業,食神也只是一個臺階,人家真正的主業可是輔佐王事,治理天下。甚至還能作巫師,完善當今的巫術體系。
不過姬樂專門準備了這一個治國大才,但楊柯不識人杰,倉頡也很無奈。
他看向邊上的伊摯,伊摯穿著灰袍,靜靜坐在殿中央不言不語,低頭觀察自己的羹湯。以他執宰天下的城府,自然不會輕易露出顏色。
倉頡心中一動,笑指姬樂桌案上的羹湯問:“先生為殿下奉上鵠羹,你不如也嘗嘗?”
楊柯走過去,姬樂隨手將鴻鵠羹推到他跟前:“既然是老爺子的意思,你就嘗嘗吧。”然后,似笑非笑看向史皇氏。
姬樂當然明白史皇氏的小心思。
自己召喚伊摯,是打算為了給自己找一個智囊。為此,還專門說通婦好,在這位大王后跟前解釋了半天。
但伊摯才能卓絕,史皇不忍心他屈居永樂殿內,打算讓他去幫楊柯治國,順帶幫姬樂看著楊柯,免得楊柯胡來。
楊柯嘗了鵠羹,不住點頭:“滋味鮮美,甚好。”
然后,他沖姬樂和史皇微笑:“字祖大可放心,我縱然喜好美食,卻也不會去搶姬樂的廚師。”
最后,還對殿內伊摯說:“足下可在靈宮安頓,回頭如果有意封食神,可以找我討要相應的領域法則。”
史皇不住搖頭,楊柯到底沒聽出倉頡的暗示,在靈宮待了一會兒便告辭離開。
“哈哈……哈哈……”姬樂捂著肚子大笑:“老大人,你這么暗示人家,可惜楊柯這蠢材根本沒聽出來。怎么,我好不容易請來的人才,你就要讓楊柯召去嗎?”
史皇無奈道:“小摯有大才,在這靈宮給你庖廚,難免委屈。”
姬樂神色一正:“正因為伊公多能,我才刻意請伊公前來相助。靈宮大行巫事,我和史皇大人皆非治世之才,需要伊公出面打理上下。重定禮樂,傳承巫道,以姓華夏。”
伊摯垂眉低首,聽到姬樂的話后,馬上道:“華夏一脈源遠流長,您既是公孫后裔,當佐之。”
平心而論,伊摯對漢民的感官又有所不同。畢竟他那個時代,別說漢民,就連秦人都不存在。但畢竟后世百族融合,盡歸華夏一脈,在這異世界中,自然還是漢民更加親厚。
何況,婦好還在這里。
只是楊柯不識人,加上自己是姬樂召喚。比起夏王,還是服務“華夏”自身更好。
“只是斗膽一問,靈宮比之夏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