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妁不禁問道:“他們要你幫忙復興大漢,你怎么說的?”她也是西漢人士,生前就與霍去病認識。在這漢民傳承的夏國,她也想要復興自己的大漢。
“沒搭理。畢竟我都不是活人,操心那些事干嘛?而且楊氏正興,我哪來的資格去分裂國祚?楊柯……”霍去病皺了皺眉,一副不情愿的模樣:“楊柯作為國君,還是挺不錯的。”
“楊柯聽到你這話,恐怕會很高興,”婦好用團扇遮掩笑容。這些小年輕成天干架,但關鍵時候才能看出情分。
“切——我才不是為楊柯著想。要是我表弟的后人,我肯定幫忙。但中山王之后——”霍去病不屑道:“跟我有關嗎?”
中山王劉勝,景帝之子,漢武帝的兄弟。霍去病乃武帝一朝的臣子,跟中山王雖然認識,但顯然不是一路人。如果是戾太子的后裔,也就是漢宣帝劉病己這一支,他可能看顧一下。但中山王后裔,跟他這位英年早逝的驃騎將軍有關系嗎?
西施神情一動,回想起幾個月前的事。霍去病這件事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日霍去病對那幾個劉氏族人不假顏色,把中山靖王嘲諷一頓后,回頭就被姬樂抓起這件事好一頓嘲笑。
“你看不上中山靖王?也是,人家傳說有一百二十個兒子,子孫遍布東西兩漢,甚至唐宋之后也有人自詡其后人。比某人孩子早夭,只能過繼別人,最終也斷了香火,不知強出多少倍。”
“再說,人家一個沉迷酒色享樂的人,都能活幾十歲。而某某某只能活二十三歲,簡直丟人。嫉妒啊,這明明就是**裸的嫉妒……”
于是,那天永樂殿中又是一頓雞飛狗跳。接下來三天,姬樂的劍術課程直接加重一倍。
當然,也是霍去病不擅口舌。換成姬樂家的友人,肯定會反懟回去。
“嗯,好歹我(霍去病)也有一個兒子,比某人同樣早死,卻連后人都沒留下要強。”
奈何霍去病性子直,失去一個反擊姬樂的絕佳機會。
霍去病說了自己的經歷后,眾人紛紛露出異色。
目前永樂殿眾人,除卻史皇出自黃帝時期外,伊摯、婦好出自商,西施、王平在周,蒙恬、趙高為秦,霍去病與義妁是漢。
排除史皇和屈原之魂,正好八人分在四個朝代的時段。霍去病這邊是因為年代比較近,還有劉氏一些人打算復國。但前面的朝代……
史皇目光瞥向婦好、蒙恬等人:“關于藩國,老頭子曾經跟殿下討論過。殿下并不反對設置藩國。但前提是,藩國必須以夏國為宗主國,必須是諸夏文明的傳承。那樣,名字隨你們取。商周秦漢,你們自己考慮。就算你們要用自己的姓名,也沒人有意見。”
在大地諸城邦國,不是有一個城邦保護神的制度嗎?
建立藩國后,基業也打算讓婦好等人各自守護一藩國,為他們積累氣運香火,方便他們成神。
“殿下為你們早就考慮好一切,目前殿下失蹤,也希望你們能看在他平日對爾等的恩德份上多多盡心。”
“當然,殿下此刻不同往日,已非國祚化身。愿不愿意繼續尋找,愿不愿意為姬樂盡心,全憑自愿。”
“坦白說,就連老頭子的底線,都只是在諸夏傳承不出事的情況下,盡全力搜尋姬樂。所以,你們的某些小心思,并不丟人。”
霍去病握緊拳頭,但終究沒有說話。
他明白史皇的意思,也更清楚姬樂的尷尬。
諸夏傳承最重,國家延續次之。姬樂最尷尬的一點,就在于他作為國靈,僅僅是國家的化身,而不是整個諸夏文明的化身。
目前大地諸國,唯有圖穆國靈完成王朝更替,將自身從第一王朝的國靈,轉變為整個圖穆文明的文明化身,成為整個圖穆文化圈的核心宗主。
但諸夏文明目前僅僅有一個夏國,姬樂僅僅是夏國,是九宮城中孕育的國靈,而且是半路出家,奪舍而來的身份。沒有歷經第二個朝代,誰也不知道他能不能代表整個華夏文明。
誠然,目前沒有人比姬樂更有資格作為文明的繼承人。不出意外,當夏國毀滅,新朝建立后,姬樂能完成自身到文明宗主的蛻變。
但那一步,需要時間。
而目前,姬樂何止沒有這個時間,甚至連薪火都還回來一朵。此刻的姬樂,某種意義上已經不再是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