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神記》并非玄風神君一位神明看到。作為的忠實愛好者,九面童子也看到這本推演命運浩劫,映射諸神關系的。
不過九面童子性情無常,對的口味也變化不定。上一刻還喜歡熱血少年向,下一刻就轉入悲傷憂郁的愛情。
目前,九面童子喜好冒險類,面對《齊神記》中的映射,他隨便翻了下,冷冷一笑后將《齊神記》扔到一邊。
“夏國這是故意暗示命運浩劫,希望諸神在行動時受到這本書影響?笑話!我們神明做事,是區區一個大靈能干涉的嗎?”
不過那上面描述的“昊天上帝”……
九面童子再度將書撿起來,又翻看里面對昊天上帝的贊頌。
“雖然這本書中,將天地神降格為巔峰主神。但能看出里面的天神崇拜氣氛極其濃厚。沒錯,天才是主導萬物的永恒存在。”
人間帝王必須稱“天子”,是蒼天之子,代天行道。
“排開夏國那個麻煩的國靈,外加如今這幾代先民。等未來夏國忘記祖輩仇恨后,倒也不是不能收作棋子,當做我的仆人。”
啥?即將爆發的化天劫數?別看九面童子在地母面前頂得歡,但他還真不在意所謂的化天劫數。大不了到時候死一次唄。就把如今的天身化作神界,然后再一次逆轉蛻變就得了。
和九面童子一般,將《齊神記》看過就扔的天神也有不少。但所有大神中,唯獨太虛神尊靜靜攤開第一頁,仔細研究姬樂書寫的“創世神話”。
其他神靈看這個創世神話,僅僅當做筆者仿照本世界創世神話,甚至當做一段無用之言。因為后面大齊說過,祭祀八主之神,前面這段創世神話根本不需要寫。
“但這段話作為開篇第一章的引言,似乎別有隱喻。”
神尊撫摸紙張,一縷縷道炁融入紙張,將中的創世神話具現出來。
鴻蒙混沌中,巨大無比的神圣佇立在茫茫虛無。他揮動巨斧開辟鴻蒙,分理陰陽清濁,演化天地。當他身化世界隕落后,靈神化作天神,肉身孕育地祇。
“為什么——筆者一定要讓創世神死亡后再孕育天地二神,而不是最初就讓天地二神創世?要映射本土創世神話,直接用天地二元創世不是更加清晰嗎?”
縱觀通篇,天地二神僅僅是引子,從來不曾真正出手,僅僅以天地之神,萬神之祖的地位,保持絕對超然的地位。那么,設定他們為主神和造物主,有什么區別嗎?為什么要把創世神設定為“一”,而不是“二”?
太虛神尊不斷回放創世神話。就在這一幕重復上萬次后,忽然道心萌生,腦中豁然開朗:“是了,創世神開乾坤而死,天地之神誕生。這一幕契合夏國太極生陰陽之理。”
創世神造化太極,然后太極孕育陰陽。天地之神,正是這陰陽二氣之祖,是主神之根。
“按照夏國對主神的理解,主神就是陰陽境。所以天地二神必須是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