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后,楊柯還是放心不下“東王公信仰”,遂命人收集情報。
三天后,楊柯在王庭正宮中接到下面人收集的情報。
“咦?東王公信仰不是靈宮傳出來,是仙道那邊弄出來的仙道神?”
楊柯拿起一本下面人送過來的《元陽經》,上面記載東王公神的來歷。
“元陽之主,九陽至精,升青華炁,濟生度人。治東極天,掌紫府洲。”
在仙道中,有不少修士自稱夢到故土神祇東王公顯圣,自發祭祀東王公神,以和西王母神配祀。
沒錯,西王母神在仙道也有著廣泛信仰。因為在夏國國民的理解中,西王母神持有蟠桃,司掌壽元,是修道長生的仙人首領。甚至在國民墓室,也會雕刻和西王母有關的神像。以期待死后得西王母神庇護,享受陰壽。
西王母神,司掌瘟疫、姻緣和壽命,同時也掌控風之力,為西方的守護神。
是不是很熟悉?跟元希的神職有許多相似之處。元希掌控姻緣和瘟疫,又因為豐收神職和秋天有關,所以元希也被夏國視作與西方之金有關的女神。
于是,國民自發性將二者同視,讓元希進一步本土化。
就如同大地母神等同“后土皇地祇”,元希也在某些村落被視作“西王母神”。當然,姬樂和楊柯對此樂見其成。
只是元希自己頗有微詞。
因為將元希視作西王母神時,西王母座下三青鳥則是她的三位姐妹。
拔高元希神格地位的同時,將她的姐妹貶謫為侍女信使,讓元希尷尬不已。
但東王公信仰恰恰相反,東王公在仙道地位崇高,和西王母神對應,是元陽之神,仙人們廣泛崇拜的對象。
可問題在于,夏國目前根本就沒有一尊東王公神!
“從情報看,東王公信仰大概率來自楚地九歌神話中的‘東君’,是日神的化身。這背后又涉及齊楚之爭。”
想到這,楊柯頓時頭痛起來,恨不得自己根本沒看到這份情報。
所謂“齊楚之爭”,就是以齊地八主為首的天地日月等八神信仰,與楚地太一東君大少司命等信仰之間的爭執。
當年姬樂一本《齊神記》,就明明白白按照齊地八主信仰演化。這里面的觀點就是陰陽配祀,天地對,陰陽對,日月對,講究的就是一個匹配。這也體現夏國的審美觀。
但大少司命作為靈宮太卜和巫女長的根本神性,同樣是夏國廣泛祭祀的神明。更別提“太一神”,那可是霍去病主打力推的神明。
齊楚之爭的根本,就在于“天”到底是不是至尊至貴的存在。
“我本以為‘東王公’可能來自楚地神話,也就是靈宮折騰出來的一尊新神。但如果涉及仙道……”
仙道目前有三位真人,哪怕楊柯也不愿意輕易招惹他們。
“算了,這件事還是交給姬樂吧!”
楊柯拿起情報,轉身就往永樂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