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銅幣的鑄造由國家自行負責?
楊商有些明白了,但曹參還是似懂非懂。
白起再道:“將全部的鑄幣權讓給財富之神,這是任人宰割。各國又不蠢,怎么會放任神明至此?因此,按照我們夏國的商議和推測,各國應該仍保持一部分鑄幣權,可以通過低面值貨幣進行物價調控。”
各國自身鑄造基礎貨幣,并調控和蘇里銀幣的兌換比例。但這種錢幣只能在本國使用,不涉及外幣流通,財富之神也不會有太大的抵觸。
“那么問題來了,鑄造這種低面值的貨幣,他們需要什么材料呢?”
說到這份上,曹參要是再不明白,就真對不起他這太學生的身份了。
“我國最低端的銅錢以銅為材料。其他國家就算不使用銅,也會選擇其他廣泛存在的金屬。所以,君侯帶領我們過來封印礦藏,是要從根本上杜絕東方諸國使用金屬的可能?”
“不僅如此。”白起揚鞭指著東方浩土:“未來,這就是我國的領土。這里的礦產都是我們的東西。與其讓這些小國隨便揮霍,害得我們未來再度回收重鑄。倒不如從一開始就斷了他們的路子,讓他們在一開始就使用我們的大天通正錢。”
“但鑄幣權,他們怎么可能給我們?”
蘇里新幣印有頭像或者權杖,可以給財富之神帶來信仰力。各國如果用自己的神明或者國王,也能帶來相應的信仰力量。他們會拱手相讓?
“所以,我們的目的是東方,而不是西方圖穆。”白起笑道:“你們倆啊,還是不明白。眼下我們的反擊到底意味著什么。”
圖穆王朝尚且可以憑借歷年的陳糧扛過饑荒。但東方各城邦國規模小,有些只有一座小土城的國家,本來就需要不斷從國外采購。在這種情況下,饑荒足以要命。
而在這種情況下,夏國持有糧食,什么條件他們都必須答應。
趙高已經帶著楊柯的旨意出發,前往自己東方的第一站進行談判。
“什么?國王希望通過新幣購買糧食?”
“不不不,諸位應該知道,我國不收蘇里新幣。”趙高頓了頓,極其陰損的說:“貴國還沒發覺嗎?為什么今年突然爆發一場蔓延整個大陸的饑荒。而唯獨我國沒事?”
“我國跟各國唯一的區別在哪?不就是我們沒有使用新幣嗎?”
“我國國王認為,蘇里新幣帶著詛咒。之所以大陸出現廣泛饑荒,正是因為這種新幣帶著詛咒。所以,我奉勸貴國小心點,這種新幣能不用,則不要用。”
“啊,對了,對了。繼續我們的談判。我國目前錢幣發生意外,正在改革休整期。因此,無法用我國錢幣進行交易。”
“什么?貴國打算直接用金礦?”
“那怎么可以!那不是欺負貴國嗎?我國承諾,本著兩國友好原則,絕對不會在此刻趁人之危,奪取你們的金礦。因此,我們選擇用布帛進行交易。布帛換糧食,很公平的選擇吧?”
“當然,貴國布帛可能不夠,那么還有棉花以及苧麻啊。什么?貴國這些東西都沒了?那么貴國還有什么日用品,咱們可以慢慢談嘛。要不,少換點糧食也可以。畢竟可以先緊著諸位貴族,那些賤民奴隸算什么?你們說,對嗎?不要擔心對方暴動,直接動用軍隊鎮壓。饑荒,務必要展現國王的領導力和權威,才能順利度過災難啊。”
趙高無所不用其極,在貿易談判中不斷挑撥對方國內緊張局勢。甚至他以糧換布的要求,也暗藏歹心。
如今已經是秋季,天氣轉冷。但他刻意要求東方各國以布帛結賬。等到冬季來臨,沒有御寒之物。東方各國就要再度向夏國交易布帛棉花,以御寒冬。
那時候,趙高會選擇春天耕種用的鐵器進行交易。
而到了春天,他會選擇夏天使用的冰鑒亦或者軍隊的兵器。
總之,一點點迫使各國拆東墻補西墻,不斷透支未來的必需品來維系當下。從而慢慢蠶食各國,將各國徹底顛覆。
至于白起所謂的“鑄幣權”,在談判不久就被趙高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