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金麥女神叫出聲:“這種等價交換的原則是能量?”
“沒錯。是依托能量。通過一塊銀幣內所蘊含的能量,進行陣法的相互轉化,將其制作為面包。”
“但一個銀幣的價值,在夏國有多少購買力?難道僅僅值得一塊面包?”
說著,塔恩神看向八神之中的元希。
元希坐在神座上,把玩手中的金幣。那一閃一閃的光澤,正符合她的愛好。
察覺大家的目光,她慢悠悠說:“夏國主食不以面包為主,因此販**較少。但一般而言,一塊面包和兩個饅頭價格等同,也就幾個銅幣吧。如果按照財富神殿那個兌率看,一個銀幣能買幾百個面包。”
“差值這么大?”日豐女神稍稍安心:“這么看,對方仍無法沖擊我們的地位。”
“那么,如果對方直接獲取原材料呢。”元希女神將一枚金幣彈向塔恩神:“不直接兌換面包,而是兌換小麥又或者面粉?”
“那樣會多一些,大致上有半斤左右?但肯定比不上用錢幣購買麥種,然后自己辛勤耕種所得的產量。因為以麥種進行播種,從大地、日光、水分等各方面吸收營養,還有時間的推移等等。這一切都要用神力具現,損耗太大。”
“可是等價交換還有另一條原則,生命物體遠比無生命體需要更多的能量。兌換蔬菜水果這類,可能比單純的面粉需要能量更多。蘊含種植能力的麥種也是如此。所以,單純兌換遠不如通過銀幣自身價值進行購買。”
“總之,這種祈愿兌換物品,僅僅是凡人的權宜之計,成本太高。”洛雅女神說:“但我要的,就是利用這種祈愿方式來消耗對方的財富儲備,迫使對方破產。”
哪怕以原材料兌換進行計算,面粉、蔬菜以及各種日常所需物品,一戶人家每日至少消耗五枚銀幣。按照小城邦的規模,以三千戶計算,那就是一萬五千銀幣。如果算上貴族或者國王的精致花銷,每天就有二萬以上的銀幣損耗,即二枚玉幣,一年下來就是七百二十枚玉幣。
小城邦能負擔起嗎?而且小城邦愿意承擔這份憑空降落的債嗎?
最終這份債自然會轉給財富之神,如果他要支持新幣,就必須硬扛下來。
而按照一位虔誠信徒一天凝聚一枚銀幣的信仰來看。需要兩萬虔誠信徒日夜祈禱,才能彌補三千戶人口的生活消耗。而且大地之上又怎么可能都是虔誠信徒?淺信徒姑且不提,那些老者和孩童的精神因為太過衰老或年輕,提供的信仰力量也很有限。
總之,除非這三千戶人口都是家家戶戶六七人起步,不然根本彌補不了虧損。
而按照王國來算,巴多王國有三十萬戶人口,全國普查人口為一百二十萬。且他們飯量較大,每人平均消耗銀幣兩枚,即二百四十萬銀幣。而按照全國都是虔誠信徒來算,每天提供信仰力才將將抵消一半。
更別說天底下的信徒不僅僅要對財富之神祈禱,更要對其他神明進行祈禱。財富之神不可能獨霸整個信徒領域。
結論:以物品兌換的方式補足大地缺失的食物,這是一個巨大的窟窿。
“按照我們的計算,單純以玉幣兌換物品的方式進行計算,財富之神需要每天支付三千枚玉幣。一年下來就是百萬玉幣。”
想想看,為了整個市場的新幣流動,財富之神才拿出百萬玉幣。以后每年都要拿出這么多,財富之神能辦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