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眼下顯然不方便跟帝君沖突,而且他們更關心另一點。
太傅躬身問:“帝君在上,國不可一日無君,敢問帝崩后何人可繼大統?”
朝臣們精神一振,從早晨卯時就守在廣場的疲勞頓時緩解。
沒錯,下一任皇帝是誰?這才是關鍵。
帝后雖留下幼子,但年紀太幼。等他長大,不知多少年后。這些年來,莫非朝廷要懸空皇位?
如今是不是要請皇室旁支延續帝統,又或者效仿先賢圣人行攝政之舉?
這里面的彎彎道道,可多了去呢。
姬樂掃視諸臣,最后抱起襁褓中的嬰兒:“此子得我眷顧,為楊氏帝!”
此言一出,帝國上空的云海驀然浮起赤龍,沒入這嬰兒體內。
得姬樂垂青,此子冥冥之中得命運眷顧,可避百邪。
看到圜丘之上的金霞彩云,朝臣們連忙下拜新帝。
“新帝年幼,如今便由三公攝政,再由皇室擇兩位賢王輔佐。”
安撫后,姬樂返還永樂殿。
在這里,還有另一群人等他解釋。
霍去病、史皇等華夏諸杰盡數在此,唯獨白起此刻還在宙光鼎內,并未到場。
鮑叔牙問:“陛下命兩王三公攝政,可是效仿昔日周公之舉?”一邊說,他一邊看向伊尹。鮑叔牙說的含蓄,但大家都明白,這里面自然也牽扯到“伊公還政”的主角。
伊尹眨眨眼,站在婦好之前默默不語。
“新帝到底年幼,且其帝運不久,兩王佐政不過權宜之計。”
霍去病神色一恍,心下了然。這一舉動,是為了維護歷史,為了讓曹參和楊商的時代順利到來。
“陛下,有關不久前那些未來強者……”
“也是權宜之計,飲鴆止渴罷了……”姬樂嘆了口氣,跟他們說起這一秘術的弊端。
聽聞華夏命運固定,眾人臉色大變。
史皇自責道:“是老朽等人無能,無法斬殺時光異獸,化解天災。導致陛下接引未來之力,方勉強度過一劫。”
“不,你們做得很好。”
“迫使華夏命運固定,將變數扭轉為定數。固然對我們有弊,但也有利。至少在我所觀照的未來中,華夏繁榮昌盛,強者無數。將命運固定,那么在這段既有的命運中,外敵無法對我們造成一丁半點的威脅。”
是壞處,也是好事。
這把雙刃劍全看如何使用。
只是……
姬樂神情隱露陰霾,除卻霍去病和史皇等少數幾個了解他的人外,旁人皆無所知。
命運固定,百年之后曹參楊商降生。再過數十年,楊商為帝。再過百年,大夏迎接一位女帝……
這一道道命運都已被譜寫為定數。
姬樂無從更改,只能眼睜睜看著命運發生。而最終走到大夏的國滅之日。
世有千年世家,又怎有千年的王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