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其母自行做主,將黑衣女家中做客,從而引發一系列糾葛。
夷光看到這,不屑道:“夫人們開茶會邀請各家適齡女兒做客,倒也尋常。但這等聚會豈會讓男兒參與?這寫的作者,顯然并非我國人士,不懂我國國情。”
她翻回封面,看到作者名叫“紅夫子”。
“紅夫子?名字不倫不類,想來并非正經人。陛下何必為這區區一本書勞神?”
見姬樂面帶郁色,夷光張羅對來人說:“你先回去,這本書我們收下了,且謝過皇帝一番好意。”
“等等——”姬樂叫住皇宮使者:“你回去告訴皇帝,幫朕轉達一句話。”
……
弘建帝在寢宮踱步半天,使者才匆匆趕回。
“陛下萬安。”
弘建帝顧不得禮數,連忙問:“回來了?他怎么說?”
使者:“帝君看過書籍后命小臣帶話‘黑色不吉,縱然玉家子與紅衣女無緣,也有黃衣女、青衣女,總輪不到黑衣女。’”
“這樣嗎?”皇帝聽到這話,神情意味不明。
縱然是帝國之魂,也認為我朝將滅嗎?
命眾人退下,弘建帝自己靜坐在殿內沉思。
大夏國運不久,這一點他心知肚明。
登基五年來,他不敢效仿先帝們安樂享福,一心一意為國經營。可到頭來,僅得了一句“縱然沒有紅衣女,也有黃衣女,青衣女嗎?”
“說到底,他只是國魂,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靈魂。而不是我們大夏的魂魄啊。”
想到這,皇帝默默從桌案暗格取來一卷秘術。
伴隨著風雨驚雷,他終于下了決定。
“既然國神依靠不住,那么就由我自己來保護這個國家吧!”
……
轟隆——
送走皇帝使者,姬樂眺望殿外驚雷,不由苦笑。
“終于開始到了這一天。”
這本書的內容以及弘建帝的詢問,他當然清楚。
這所謂的“紅夫子”,是天妃的筆名。這位大神放下身段,親自將預言藏入這本兒女情長的,為的就是絕他后路。
那玉公子,代指玉璽,暗示華夏國祚,也可視作姬樂。
而紅衣女,指的是跟姬樂一同成長的大夏。
姬樂和楊氏炎夏相互扶持走過接近八百載,可不正是青梅竹馬?
那母親挑選的黑衣女,指的是天命昭示的未來。
未來大夏無法長久延續,國神會轉入新的朝代。
在書中,有紅衣女病逝,玉公子不得已受母命迎娶黑衣女的情節。
而放到現在,可不就是說大夏難以長久,最終帝祇轉而扶持新朝嗎?
至于姬樂說的什么“黃衣女”“青衣女”,指的是后面幾個朝代。
是暗示皇帝朝代更替,世事無常,讓他放寬心,自己也不喜歡天命預言中那個替代大夏的朝代。
至少,這天命輪不到天妃來安排。
可這句話,恐怕無法打消對方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