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們的班底配置就可見一斑。
俗話說:“成不成,看人性。”
三人中性格恰好互補:
田橫沖動有激情。
田儋老成穩隊形。
田榮中庸做桿秤。
但是田榮這根天平但凡是遇到重大事件,多數時間是聽自己堂哥的,即便是田橫再沖動,三人中有兩人不同意,他也興不起什么風浪。
“嬴政在瑯琊駐扎了五萬精兵,我們此時掏光家底出擊,無異于雞蛋碰石頭,最壞的結果甚至是我們田氏滅族!”
田儋只盯著田橫說明其中利害關系。
可是一項魯莽的田橫似乎已經做好功課,他知道田儋定不會同意,所以就在轉瞬間心生一計。
“老大,我認同你的看法,可是在陸地上秦軍確實無敵,但在海上就不一定了吧。”
“等嬴政再次出海,就是最好的時機,我打探過了,秦軍出海每次只是千人而已,我們從海面阻擊,只要擊沉嬴政所在核心艦船,任憑他有千年壽命,也得死!”
“屆時,我們傾巢出動,把嬴政的主船包圍,而后殺之,順便搶來天道皇冊。”
“那時全天下都知道嬴政被我們弄死了,天下之人必奉田氏為王,恢復齊桓公鼎盛之日唾手可得啊!”
田橫說到激動處,老淚縱橫。
春秋五霸,多么遙遠的時代,不過說的也沒錯,齊桓公的春秋霸主絕對是齊國的頂峰,是他將齊國推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
“海上狙擊嬴政?是個好注意啊!”
所有人都在議論,認為此主意甚妙。
因為在他們的理念中,秦軍是陸地霸主,而他們則是海上王者。
齊國人世代于東海為鄰,對東海這篇水域再熟悉不過,加之齊人常年與海共舞,打海戰他們有十足把握。
要不他們也不會隱匿于東海多年都沒被消滅。
當海盜這些年,他們并未久疏戰陣,時而偷襲瑯琊郡、膠東郡、東海郡。
引得駐地官員頭痛至極,可也沒什么妙招能治住他們。
田儋略微低頭,似有所思。
田橫見過半數于會族人為之所動,便接著說:“秦軍在四天之后會再去瀛洲三島,我們就在海上刺殺嬴政小兒,這次大好機會再把握不住,那就永世要留在這些小島礁上了!”
“若秦國養足實力,反過來追殺我們,到那時誰也活不了!”
拋出生死大義,最能觸動人心最底層的生存欲望。
而又想到嬴政還能活到一百多歲,這些流亡齊人臉上無不寫滿了“絕望”二字。
等不起了!拼還有活路,不拼只有死路一條!
“同意田橫的決定!”
“我同意!”
“我也同意!”
一個個激動聲音響徹山洞,幾乎要把山洞掀翻了。
田儋看宗室一個比一個激動,于是搖了搖頭,道:“嗯……那就海上刺秦,但我們步荊軻老路,要制定一個詳細而縝密的方案出來。”
“秦軍雖然是只有幾千人,但如果他們把消息迅速傳遞過去,派兵支援,后發制人,那我們就危險了,所以不只要從海面上刺秦,還要想辦法拿拖住秦軍后續部隊。”
田儋見民心所向,也不好阻攔,所以為了完善此方案,它只能確保無一損失或損失極小的代價做掉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