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李兌和李信兩人同時在甘西郡。
因為李斯還是懷恨在心,即便是自己不直接壓李信一頭,也要讓自己的同胞時時看住李信不能讓他隨意出頭。
此時李兌輕蔑的看著李信并言語嘲諷的說道:“李信將軍,你說的這情況是不是有點太嚴重了?現在沒有斥候來報,也沒有看到任何的敵情,這就稟明圣上讓朝廷來救我們。”
“你的警覺性是不是有點太強了?”
“如果還是像之前一樣只是騷擾、劫道、搶糧草,就去咸陽搬救兵,我們豈不是要犯了皇帝陛下的大忌?陛下也會認為我們是擁兵自重,到時候咱們都吃不了兜著走。”
李信也輕蔑的回頭瞅了一眼這個個子并不高大的李兌。
其實李信心里明鏡似的李兌說的所有話都是為了刁難他。
“李兌大人這事兒全部是我的責任,湊張我寫,如果真有什么不測也是我一人來看,總之我不能見敵軍犯我邊境而不像朝廷匯報。”
“再說了,我們這里的守軍如果真遇上大悅氏大宛騎兵,咱們這里的守軍恐招架得住。”
李信眉頭緊鎖,絲毫沒有給李兌開玩笑的意思。
其實李信這么做也是之前大敗有所經驗,再者他更加懂得軍事。
甘西郡雖然是邊陲,但是楊道卻是大秦西部的咽喉要道,因為這里如果被突破的話,那么甘西往東幾乎可以長驅直逼咸陽。
更何況大悅氏官兵全部是騎兵建制,所以行軍速度之快,可與當年的趙國相提并論。
此時不去傳消息給咸陽,恐怕咸陽知道消息的那那一刻也已經兵臨城下了。
如果大秦在遭遇大悅氏的襲擊,內亂必然四起,那么天下或許會會重新洗牌。
這種影響遠遠超過失去一個郡縣,放在平常,如果李兌針對自己的話那么理性,二話不說,多半是會退讓半步。
但想起當年正是因為他的輕狂失誤,所以才導致了十年萬秦國兄弟被楚軍屠殺,他悔不當初。
不過這一次李信沒有像之前一樣輕率他憑著直覺認為這次大悅氏一定侵略戰,而不是偷襲戰,而且在這一站,他可能會遭遇不測。
“李兌大人我知道你我素來不合也頗有恩怨。”
說完這句話,李兌陰冷的眼神撇向李信,并沒有搭理他。
而李信看李兌如此蠻橫,但敵方大軍可能瞬間就到,情急之下李信竟然擔心下跪,再次說道:“希望這一次您不要有什么芥蒂,還請大人一并以國事為重。”
“現在咸陽那邊傳出天道皇冊加持恩澤的消息,所以我料定大悅氏這次敢貿然進攻,必定是受到了天道皇冊的戰力加持,西域各國紛紛投降,羌族對面正是大悅氏范我大秦的前兆啊。”
“而現在大悅氏軍力暴增他定是吃了雄心豹子膽,又按捺不住自己吞并大秦的野心,而現在陛下未在咸陽,所以這正是大悅氏侵擾我大秦的最好時機。”
“如果咱們甘西郡被大悅氏攻破,咱們可就是整個大千的罪人了。”
“所以還是希望您能允許斥候回咸陽通報,這幾日應該能趕得上陛下歸位。再者調集周圍郡縣,共同抵御大悅氏共保甘西。”
“假如這站我沒有戰死,我愿你死謝罪!”
“咚咚咚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