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西守衛戰隨著大悅氏文沖擊和秦兵死守正式展開……
一番四戰之后,長城內外幾乎全是鮮血。
這些鮮血染紅了城墻上的每一個縫隙與墻體幾乎已經融為一體。
在百年之后千年之后這場戰役或許會被歷史遺忘,但是這些血跡滋進城墻每一處的暗紅卻會清晰的告訴世人,這里曾經有過一場血戰,這場血戰就是大秦為擋住蠻族入侵而留下的印記。
轟隆!
巨大的青石墻,從墻上瞬間轟炸。
足有三丈高的城墻,耗盡了大秦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鑄就的銅墻鐵壁就這樣土崩瓦解了。
如果從空中俯瞰的話,那么就會發現倒塌的不只是一部分,而是幾十個這樣的缺口。
而在長城之下,尸體幾乎已經堆滿了墻體的半腰。
這里埋葬著大悅氏和秦兵共同的亡魂。
此外,在轟炸口的里面有許多尸體已經四分五裂不成樣子,場面血腥之極。
在楊道的守軍總共雖然有3萬余人,但其中只有5000多騎兵部隊剩下的25,000完全是只拿武器的步兵。
而現在在長城城墻之上的這1萬守軍幾乎全軍覆沒。
而且連駐防預備部隊的15000多人都投入到抵擋大悅氏守衛戰之中。
在長城之內,現在秦軍和大悅氏廝殺成一片。
而在長城之外,這種廝殺也在同時進行之中。
楊道中有五千騎兵,已經殺將出去。
這5000騎兵的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是李信親自調教的嫡系部隊。
雖然被發配邊疆,但是李信在軍事訓練上的功夫可一點兒也沒有落下。
他這么多年將所有的心里都傾注于這只疾病部隊之上。
其實李信原本想憑借著5000騎兵證明自己并非等閑之輩,他就是在等秦始皇給他一個西出拓展大秦疆域的機會。
可是拓展疆域沒有等到,反倒是等到了殊死守備戰。
再經過浴血奮戰之后,現在的李信身邊的精騎數量僅為3000余。
那2000軍隊已經和大悅氏同歸于盡。
不過即便是這沖鋒的2000人已經陣亡,但是李信依然相信現在大悅氏的傷亡人數是自己騎兵傷亡人數的4倍之多。
不知道秦始皇看到這樣一支驍勇的部隊,會不會將李信重新召回李信?
但現在可以確定的是李信用自己的一支5000騎兵讓大約是10萬部隊陣型無法成行。
但是李信和他的5000騎兵也畢竟是人不是神。
忽然之間有一支部隊從大悅氏10萬宛騎兵之后一路向前突破。
10萬大悅氏軍隊知趣地讓這支部隊與李信精騎兵交手。
李信看氣勢就發覺他們似乎與之前的10萬軍隊有些不同,因為他們既沒有部落旗幟,也不像大悅氏其他騎兵一樣沖鋒發出漫天嘶吼,反倒是有些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