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雖未見此女,但是朕以為此女長相子定與你相貌相合,而且更出自我大秦軍門王氏,跟咱們嬴氏可謂門當戶對,所以父王就替你把這門親事定了下來。”
這我嬴宇現在滿腦子嗡嗡作響,他還沒過夠單身的生活,更何況這個年紀結婚放在現代社會都有些早,正是剛剛大學畢業的時候。
在這里成家立業生小孩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而且作為一個現代人被包辦婚姻是他不能接受的,只憑自己老爹一句話,婚姻就成型了確實有點兒扯。
而且只是聽老爹說王家女兒長相不錯的終歸是不能見呀,那時連個相親都沒有,想在洞房之前看到行嗎?要是個丑女,那可咋辦,難不成休了他?那就是違背父皇旨意,所以想要不答應退婚之類的比登天還難。
再說了,嬴政對于王黎的判斷似乎有待商榷。
因為自己怎么看王黎都覺得他長相粗獷狂野,用后世一位名人形容的話便是如張飛、李逵一般的人物,他妹妹長得能好看到哪里去?
參照王翦將軍,他年紀最大但是他卻是親眼見過的,這王翦將軍也并不生得眉清目秀,個頭還不很高。
他的孫女大概率會是個丑女。
現在的嬴宇內心十分復雜,質疑已經占據了他整個的心靈。
但是嬴宇是個聰明人,父皇能把這門親事放在他身上,而且還是和大秦王氏接親,自然有他積極深刻的寓意。
雖然現在王氏的輝煌已沒有王翦領兵時那般,不過王翦依然在世,加上王賁深得秦始皇信任,所以現在的王氏還沒有到潦倒的邊緣畢。
竟秦始皇還在,所以王氏就沒有倒的理由。
而和王氏聯姻,將自己的孩子與王氏的命運緊密,緊密串聯起來,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皇家與軍隊聯姻,而且還是朝中最大的王氏集團,所以這樁婚事一旦成行,那就是告訴世人今后大秦的大方向是誰在哪里。
當年力推扶蘇,在軍事上有蒙氏兄弟的支持,再加上當時的左丞王琯以及全國儒教支持,因此被推向了高位,大家都認為扶蘇將會接替秦始皇,成為秦二世。
但錯就錯在秦始皇泰山封禪的時候,這些儒生的阻撓聲浪過于強大,甚至他們的論斷都動搖了秦始皇執政的根基。
而且確實有山東儒生公開罵秦始皇為暴君,沒有資格在泰山封禪,而且丞相王琯不但沒有阻撓書生們散布謠言,竟然還放任不管。
這就為李斯抓住把柄提供了契機,最后焚書坑儒王琯的丞相不但沒保住,還因此被發配邊疆,儒生在朝中徹底失事。
但是扶蘇竟迷之一般為儒生求情,惹的秦始皇勃然大怒,一氣之下將他貶到了云北郡。
但是扶蘇畢竟是長子,而且在蒙氏兄弟的運作與支持之下,他現在依然是繼承大統呼聲最高的人之一。
而且秦始皇對于這個長子的喜愛是眾人皆知的,雖然他犯了大錯,但也是讓他遠離權力中心并沒有處決。
不過秦始皇這么做,確實也是顧及蒙氏的顏面,畢竟從秦始皇剛登機之時,蒙氏兄弟就在秦始皇身邊。
他們的關系等同于發小,親密程度甚至超越王賁、李斯、趙高。
蒙氏兄弟中蒙恬手中有30萬黑甲兵,天道皇冊排行榜第3位的大秦精銳。
他的弟弟蒙毅位列三公九卿的上卿,是文臣集團三巨頭之一,大秦的智囊,屬于嬴政的左膀,地方朝中的人事任免多與其有關。
所以蒙氏等同于掌控著帝國的人事與軍事權利,即便是扶蘇現在被貶至云北郡,但是在朝中也并未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