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叫做大秦武將排行榜卻沒有一個真正的秦人。
而且能進入前20的都不是省油的燈。
當然嬴政對這些人不太熟知,不過嬴宇卻知道這些人可是楚漢爭霸甚至是大漢朝的功勛之臣,都是封王拜相的人物,每一個都不簡單。
大秦被滅跟秦始皇選作接班人有很大關系,但是從上榜這些人來看大秦亡了也屬必然,因為秦末后期的名將戰將幾乎都不在大秦效力。
現在發榜是武將榜,那之后會不會有文臣榜呢?這也說不準。
到那時劉邦項羽麾下的這些文臣極有可能也會上榜多人,甚至是霸榜。
此時秦始皇的臉色頓時間烏云密布。
他聲音有些高亢,說道:“朕真沒想到自己的大秦之中竟然臥虎藏龍,而這些人有許多朕都不知道。”
“他們不能為大秦效力,也不能被我所用,諸位誰能闡明其中原因?”
眾人皆接不上話,只好等秦始皇再下指示。
眾人之中軍政大臣馮去疾、李斯、王賁、蒙毅等也都沒有開口,為啥沒開口?
其實并不意味著他們不清楚其中緣由
大秦看重軍功,普通百姓甚至是乞丐都可以參軍打仗獲得功勛,從而在大秦中成為有爵位之人。
但是現在想獲得軍功豈是容易支持?
畢竟六國已被滅大秦獨霸天下,現在有戰爭的地方只能在邊境,
而經過幾十年的用兵,匈奴現在被打了倉皇北逃,嶺南已被秦始皇收入囊中,大悅氏剛剛被嬴宇滅國,所以說大秦的周圍基本上已無患。
現在大秦總體上是一片和平景象,因此想通過戰爭獲得軍功爵位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自從大秦建立之后,各地官員以及朝中中層幾乎已被門閥氏族壟斷。
例如李斯家族、王賁家族、蒙氏家族、馮去疾家族,這4人不是關中貴族,就是已成為權利頂峰之后產生的新貴族。
所以普通人想通過正常渠道成為大秦干部為大秦效力的路基本被堵死。
因此,很多志士能臣都開始尋找能實現人生價值的其他方法。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把這些人籠絡過來呢?
其實理論上很簡單,便是扶植一個新的帝王,然后將人才培養成為自己的嫡系。
而對于秦國來說,成也變法,敗也變法。
成的原因是因為大秦通過商鞅變法訂立了軍功和軍功匹配制,所以許多普通人便能夠通過明文規定進入到大秦權力階層。
可是大秦一同九州之后,這架龐大的國家機器便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在無外部勢力干涉的前提下,被內部蓄積的力量爆破,終埋葬了自己。
如果上升通道的問題解決不了,那么王朝走向衰落幾乎已成必然。
歷朝歷代門閥貴族壟斷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滅亡的結局。
司馬家吃掉曹魏?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當門閥氏族不斷內卷,攫取內部資源時,他們貪婪成性的吃相會使得普通百姓感到惡心,甚至是厭倦。
因此農民起義朝代更迭才會不斷出現。
那么有沒有一種方式能夠緩解甚至徹底擺脫這樣的死循環呢?
有,當然有。
他創造的制度甚至現在全世界都在用,而擁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在歷史上名聲卻不怎么好,他的名字就是隋煬帝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