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悅氏有這樣王,不滅都是奇跡。
莫頓也沒有辜負大悅氏王,就在他出走大悅氏的第三年,他便收到了大悅氏王內部叛亂的消息,匈奴已經亂作一團。
巧合的是,莫頓的父親和大哥竟然被暗殺在營帳中。
作為老單于的第一繼承人,莫頓便率領大悅氏騎兵殺了回去,結束了內亂,再次統一了匈奴各部落。
他繼承王位順理成章,這次沒誰質疑他王位的合法性。
可是事情就是一個巧合這么簡單么?
莫頓之所以厲害,就是因為他懂得如何主動向前。
調動內亂的罪魁禍首就是莫頓。
大悅氏國和匈奴多有往來,曾經他們的祖上還曾是兄弟,所以匈奴王庭多于大悅氏親近。
大悅氏王此人雖然好色,但是他和趙高一樣一肚子陰招。
在莫頓父親當單于時候,他們竟然還和自己的宿敵秦國相互開展定期商市,來交換雙方各自需要的貨物。
匈奴人和秦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改進了玩刀,將曾經的大漠標配變成了類似于劍和刀之間的形態,并裝備在狼騎上。
大悅氏幾次跟匈奴人交手雖然都是取勝,卻都是以多勝少,自身損失非常慘重。
他們發現匈奴的作戰能力提升已經肉眼可見,再加上這兩年他們和秦國時而通商,所以積累了過冬需要的物資。
所以人員和軍隊并沒有損失,反倒是人口越來越多。
作為同為草原民資的大悅氏怎么能忍一個跟自己同樣強大的草原敵人威脅他們的安全。
所以大悅氏王威逼利誘,策反了很多來往于匈奴和大悅氏的商人和老單于身邊之人。
接著,莫頓作為間諜頭子出謀劃策,在匈奴實施破壞。
老單于和大哥的死其實就是莫頓一手策劃。
他找到匈奴里速來和他老爹有仇的宿敵,然后散播老單于要投遞叛國,最后慢慢成為秦國的附屬國。
反間計就是莫頓的聰明之處,他們知道匈奴人雖然過的非常安逸,但是一想到秦人他們就恨的牙癢癢。
一個國家中難免有一些激進分子,所以莫頓專門找到這些人,給他們散播假消息,洗腦,而他則是被大哥篡權的。
大哥現在和老爹下一步準備把全部匈奴人遷入長城內。
就在最近兩年。
其中一位殺手便是一位有著狂熱匈奴民族情感的人。
而且他還是一位部落首領,關系還與老單于非常要好。
既然關系好為什么要刺殺,很簡單,他現在已經被莫頓完全洗腦,之前他們就為通商的事情大吵一架。
而且老單于確實提過要和大秦永結成好的意愿。
老單于為了匈奴百姓,可是在他看來這一舉動就是出賣了長生天。
因此,他便學著荊軻的方式用圖窮匕見的方式進行刺殺。
只不過,荊軻沒干成的事讓他干成了,由于沒什么防備,莫頓的大哥和老單于都是與他的刀下。
本來他是想迎接二王子,哪只知道老單于死的消息,匈奴各部都紛紛獨立,你爭我奪爭搶地盤。
結果本想迎接二王子的殺手部落卻被二王子率領的大悅氏騎兵全部消滅。
殺人誅心,殺人滅口,莫頓詮釋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