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韓信投奔嬴宇的第2天清晨,秦始皇竟派了兩個不同的身邊侍衛來給嬴宇傳話,讓他早晨去上早朝。
其實嬴宇作為皇帝的兒子,倒是沒有必要跟大臣每天一樣去找指示,沒有正事,基本上都是秦始皇去找皇子。
而這次秦始皇更是下了兩道烽火令,想必朝中肯定有大事發生,于是第二天的清晨嬴宇早早起來,騎上汗血寶馬,帶上焚天,直奔咸陽宮正殿。
老咸陽宮外12個高大的金人戰士俯視著整個咸陽城,他們分列大秦皇宮正門臺階的左右兩側,他們就好像是天神下凡的守衛一樣守衛者大秦帝國。
前來上早朝的大臣們都在等城門開啟之后便魚貫而入。
而秦始皇的勤政一如既往,甚至到了變態的程度。
只要嬴政有一日在咸陽,那大臣就別想休息。
而秦始皇在商鞅變法之后,更是根據自己治理國家的經驗在大秦律令之中加入了一條新的規定:在職館員公務必須當天處理完畢,否則的話會影響到年底的考核。
屆時想要調動或者升遷都會受到影響,但是今天的早朝卻與往日不同,因為嬴宇從每個人臉上都看出了一絲凝重的神色。
另外秦始皇的侍衛親自到嬴宇的門前來通知他,這一變化是嬴宇之前所沒遇到的,所以他便猜測今天一定有什么大事要發生,會不會是昨天章邯所說的事情。
應該不至于,因為章邯被擊敗猶如軍隊戰敗一樣,不至于動員所有的大臣,三巨頭在就能解決,所以贏宇推測,事情肯定和章邯有關,但一定要比章邯所說的嚴重。
不過贏宇再進去之前,還需要跟這些大臣過過招。
就當嬴宇來到宮門前之時,那些大臣紛紛把目光紛紛投向嬴宇,有的人看了一眼之后,馬上回避,有的人臉上都露出了膽怯之作。
嬴宇在他們眼中或許就是一個怪咖,所以這些人看他也不是,不看他也不行。
而且就在三天之前的及冠禮上,嬴宇跟這些氏族已經鬧掰。
這些氏族用拒絕參加贏宇及冠禮的方式來警告這位張狂的皇子,其實他們想表達的意思也很明顯,不要跟氏族作對,更不要推行什么科舉制了。
但是氏族想要的結局,嬴宇并沒有給他們,而且這位大千王子似乎也并沒有想要道歉。
他的眼神中始終充滿了堅毅,而嬴宇能夠這么豪放,主要因為有兩個理由:大秦創奇軍神王翦主動站到嬴宇這一方隊,等于幫贏宇打破了無人可去的尷尬境界。
王翦帶領十幾位年輕的軍隊年輕降臨和家族的人明白了已經挑明,王翦已經站在了氏族的對立面。
第二個理由便是嬴政的賜字為天幕,其實秦始皇的意思是讓嬴宇以后讓他保護大秦,帶領萬民,
但是這些氏族對自己的實力過于高估,因為在這大秦之中我,唯有秦始皇的意志是不可能被更改的。
嬴宇所提出的科舉制就是要和氏族站在對立面,現在氏族之所以敢正面硬剛嬴宇,完全他們判斷秦始皇沒有公然提出反對意見,所以他們才敢用無聲抗議對抗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