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樓商鋪的中間位置則掛有一處排便上面赫然寫著“拓跋商團”。
正中店鋪大廳是拓跋氏的歷史,而開團祖先便是拓跋無名。
拓跋無名最早只是在草原部落的一個小手里,但是隨著和大秦帝國通商往來便成為了現在大秦數一數二的皇家商團。
在大秦帝國幾乎連百姓都知道拓跋氏商團的財富幾乎可以大型的財政相提并論。
而且這里的財富數不勝數,珍珠黃金如碎銀般平常。
在大秦外,拓跋氏在草場有一處牧場,那里的牛羊馬數量之多超出眾人想象。
雖然傳說中略有夸張,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拓跋氏商行有多富裕。
就在拓跋氏自家商行的客廳,拓跋無名正提心吊膽的坐在那里沉思。
從議政大殿離開的時候,秦始皇就已經提前告訴他們不要離開咸陽。
其實秦始皇的意思已經講得很明白在這個秦為沒有調查清楚之前,一定要在大秦隨時配合調查,否則不能離開咸陽半步。
但是這個調查的結果自己可不敢肯定是一個什么好的結果。
現在拓跋氏盼不得不要查出來,這個輕秦為商團才好。
按正常人的邏輯,秦為集團打劫走他們4成的利潤,拓跋無名應該是咬牙切齒才對。
但是這拓跋無名明卻希望這個秦為集團不要被嬴政揪出來,確實有些反常。
而現在拓跋無名即便每年給這秦為集團資產的利潤也不愿意把背后的行為給牽出來。
因為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已經落在了秦為手中,拓跋氏在大秦的西側大悅氏的南面,拓跋氏所在地區的草料比匈奴和大悅氏好上百倍。
而且這里極其適合養馬牛羊。
因此拓跋無名低價收購高價賣出,然后再從大秦收購陶器、鐵器等等賣到大悅氏再將大悅的一些戰馬以超低價回收,高價賣給大秦,這來來回回等于賺了雙方的利差。
而且其中的暴力雙方根本不知道,因為大悅氏和秦國素來不好,所以他們根本不會通聯信息。
如果真要從大悅氏買東西,那么中間商一定找的是拓跋氏,正是因為拓跋氏的這種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殊身份,所以雙方才對他的身份十分認同。
當然做生意總不能都是賺錢的,什么好處都讓他收了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而先向他發難的便是這些大悅氏部族首領,他們別看塊兒大膘肥,但腦子也并不傻。
他們需要鹽,需要鐵器,更需要制造鐵器和煉制銅鐵的技術,所以拓跋氏為了能掙更多的利潤,悄悄把大秦的精良鐵器私底下運到大悅氏王城。
而這個秘密就被秦為集團所得知,只要秦始皇發現這事兒那么他的項上人頭和整個財團以及他們全族的身家性命必然不保。
到時候別說分利潤了,命能保住就不錯了。
秦始皇不讓他們離開咸陽城就是想了解背后秘密,再者被秦始皇知道了也方便就地處置,所以拓跋無名從大秦出來之后,看似放松,但實際已經慌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