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然不會讓江文博知道自己前世去過無數的洗足城。
“那行,我們走吧。”江文博和劉浩走出洗足城,然后各自打了的士回去。
江文博并沒有住在寧州大學,而是在外面自己買了一套商品房單獨住,他的理由是喜歡自由自在。
第二天早上,劉浩和柳燕梅來到公司,韓旭英幾人早已趕到,看到劉浩和柳燕梅進來,韓旭英高興地打著招呼。
“旭英,電腦還沒送過來?”看到外間的辦公桌上沒有電腦的影子,劉浩問道。
“我聯系了,他們正在過來的路上。另外,電信部門的師傅也正趕過來。”韓旭英解釋道。
劉浩想到安裝電腦和網線之類的事,黎茂國幾人更為精通,自己也插不上嘴,干脆來到自己的辦公室。
韓旭英跟著劉浩和柳燕梅進了副總經理辦公室,又忙著為兩人泡茶。
劉浩掃視了一下室內,發現無論衛生還是物品擺放都不錯,當下對韓旭英的工作能力感到放心。
按照當初的設想,主臥被布置成黎茂國的總經理辦公室,而次臥則是劉浩的副總經理辦公室,還有兩個房間一間暫時設置為財務室,韓旭英在那里辦公,另一間卻是庫房。
至于郭才華和權治友,暫時在外面的客廳里和員工一同辦公,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寫代碼,搞軟件開發。
韓旭英出去后,柳燕梅坐在劉浩對面的老板椅上。
劉浩這間副總辦公室安放的是雙人辦公桌,按照兩人辦公來布置的。
“柳姐,昨天我說的事,你考慮得如何了?”看到柳燕梅坐在一邊似乎在思索,劉浩笑著問道。
“劉浩,你說的那個事,有幾成把握?”柳燕梅將茶杯放下,抬頭望著劉浩。
“柳姐,我仔細算了一下,如果我們把超市開在花園小區不遠的南華街,成功的把握至少有八成。花園小區的商品房有兩千多套,而旁邊還有河園小區、富華小區,這幾個小區如果全部入住,人口可達三萬人以上。而離那一片最近的大型超市在古北街,直線距離超過三公里。南華街一片不但是新興的居民小區,還有三家銀行和幾十家公司在那里辦公,人氣很旺。”劉浩用緩慢的語氣說道。
寧州市目前最適合開超市的地方在劉浩看來只有四個,而南華街這一片,則是最好的一個。
前段時間劉浩特意去那一片留意過,那里正好有一家寫字樓的底樓準備對外出租,有六千多平米,大小正適合開大型超市。
只是劉浩了解了一下,租金可不便宜,一個月的房租就要六萬多,一年要差不多七十萬,加上水電等等,這一塊的支出接近一百萬。
更讓劉浩感到頭疼的,是業主提出三年一簽。
“劉浩,那你算過沒有,一年的利潤能有多少?”一說到生意,柳燕梅的頭腦變得十分清醒。
“柳姐,我們投資一百五十萬,我算了一下,生意能達到預期效果,一年無論如何能收回成本,另外,按照現在超市的運作慣例,我們可以壓供貨商至少一個月的貨款,這樣下來,我們手里就有一筆數目不小的流動資金。這個項目我十分看好,只是我一直沒找到值得信任的合伙人。”劉浩笑著說道。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