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茹姐,我對如何展開調查研究根本不了解,接下來應該如何做,你負責指揮,我保證服從命令。”劉浩拿著名單,望著謝茹茹說道。
也不知道張竹是如何考慮的,竟然將劉浩與謝茹茹安排在一個組,讓原本想與劉浩一個組的盛瑤很是失落。
“劉浩,這樣,今天我們先熟悉這幾家公司的相關資料,明天我們再出去進行相關調查。”謝茹茹一臉平靜地說道。
“行,聽茹茹姐的。”劉浩進公司才一天多,已漸漸適應了公司的人際環境,對組里比自己資格老的員工,一律喊姐喊哥。
當然張竹例外,他在張竹面前,一直表現得十分的尊敬,一般都是稱呼組長。
他先拿過旭茂公司的資料,翻看了一下,發現這資料其實很是簡單,根本就是從工商部門直接弄來的,上面只有公司法人黎茂國的名字,另外就是公司的注冊資金額以及公司的辦公地點,至于公司研發的項目,只是標明是一款游戲軟件。
這樣的大路貨資料,當然不能看出公司真正的運營情況,不過,劉浩知道海達公司能連這樣的小企業也不放過,其工作的嚴謹可見一般。
看到資料上沒有自己這個股東的名字,他心里略為放下。
旭茂公司現在有了自己、江文博和柳燕梅的投資,資金暫時沒有問題,自然也不會考慮引進投資的想法。
按劉浩的規劃,旭茂公司的第二輪融資,應該在一年后,那是游戲軟件的構架已經出來,再加上4G網絡將會推行試點,這就為游戲的測試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只有通過測試后,其可行性和商用價值才可能顯現出來,那個時候,才可能適當的讓外界知道,而試運行,則可能在兩年之后。
一旦試運行測試完成,才可能與別的公司合作,或者說搞第二輪投資。
將旭茂公司的資料放下后,劉浩拿起一份叫蒼龍的科技公司資料。
公司取名蒼龍,真是有些出人意料,劉浩翻看之后,發現這家公司比旭茂公司稍為大一些,注冊資金是一百五十萬,主要是研發手機上的一個配件。
那個配件因為國內還沒有研發成功,手機廠商都是從國外進口。
劉浩看到資料上對這家公司技術人員的介紹,頓時來了興趣,公司的技術總監竟然是來自燕京工業大學電子技術專業,而且該公司已經在十天前研發出了樣品,不過,經過測試,與國外同類產品有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該公司的科研設備比較落后,他們現在極需的是從國外引進一套先進的科研設備。
這套設備國外并沒有對華夏國禁運,只是這套設備需要花費兩百萬,這筆錢蒼龍公司根本拿不出。
也就是說,蒼龍公司目前極想從海達公司得到一筆投資,從而將那套設備買回來。
看完蒼龍公司的資料后,劉浩隨即利用電腦查詢這個配件的相關資料,一查之下不由大吃一驚,這個配件全球只有八家企業生產,而市場前景卻是無比廣闊。
因為每部手機都需要這個配件,而全球手機每年的出貨量以億為單位計算,一旦蒼龍公司研發出這個配件,那蒼龍公司的價值,絕對會翻上百倍。
不過,劉浩雖然看到這家公司的美好前景,但他并沒有輕易發言,畢竟自己只是公司的實習生,對投資這一塊并不熟悉,自然不能冒然發言。
隨后的兩家企業,一家叫盛景的公司,研發的是特種材料,好像是準備研發一種高強度的繩索,只是現在的進展并不大。另一家研發的卻是灶具,名叫美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