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辦公室,沒想到謝茹茹已到了,正和張竹組長在商量著什么。看到劉浩進來,張竹說道:“劉浩,你準備一下,等會跟我們去朱部長辦公室匯報情況。”
“好吧,組長。”劉浩應了一聲,回到自己的位置,拿出昨天與蒼龍公司唐總談話的記錄,認真翻看起來。
今天去朱雨部長辦公室,應該是匯報蒼龍公司的調查情況,蒼龍公司想從海達公司得到投資,劉浩估計應該是與海達公司的高層某些人士有過接觸,然后公司高層才讓市場部進行深入調查的。
聽謝茹茹的語氣,海達對蒼龍公司的投資有很大可能會實現,雖然她沒有透露更多的細節。
劉浩將昨天的調查記錄仔細看了一遍后,在心里將所有情況又捋了一遍,不過,他知道自己去朱部長辦公室,更多的只是當個觀眾,而匯報的事,應該是張竹組長和謝茹茹為主。
也就是說,自己跟著去朱部長辦公室,主要是抱著學習的態度。
九點半的時候,張竹帶著謝茹茹和劉浩進了朱雨部長的辦公室。
三人在朱部長對面的沙發上坐下后,張竹示意謝茹茹開始匯報情況,謝茹茹的匯報不到十五分鐘就結束,不過,從她拿來的匯報材料看,昨晚謝茹茹明顯加班了很多工作,特別是對蒼龍公司目前的研發進度,以及一旦研發成功進入量產,將會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說得非常清楚。
單從謝茹茹的匯報材料來看,蒼龍公司的項目根本就屬于投資的優質項目。
不過,劉浩在得知蒼龍公司研發的手機配件一旦成功,極有可能進行技術轉讓后,心里對蒼龍公司的短視和急功近利就有不好的看法。
要知道,在這個時候,國內能靜下心來搞科研的人確實不多,而一個國家要很好發展,離不開科技人員的辛勤努力。
另外科技成果要轉化成生產力,離不開企業的大力投入。
這也是劉浩極力動員江文博、柳燕梅和自己一起投資旭茂公司的一個原因。
謝茹茹的匯報結束后,朱雨望著張竹道:“張竹,你對投資蒼龍公司的事有何看法?”
“朱部長,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蒼龍公司研發的手機配件確實有著廣大的市場前景,如果運作得力,應該能搶占國內市場一定的份額。目前制約蒼龍公司技術研發的是科研設備,至于技術力量方面,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應該沒有問題。”張竹用緩慢的語氣說道。
朱雨翻看了擺在面前的市場調查匯報,沉思了一下說道:“從你們調查的情況來看,蒼龍公司的項目確實前景很好,不過,我發現你們對蒼龍公司的股份結構和管理制度,沒有寫進調查材料,是你們沒有去調查?還是調查了沒有寫進去?”
張竹沒想到朱雨部長竟然提到蒼龍公司的股份情況和管理,不由愣了一下,“朱部長,這是我的疏忽,這樣,我們回去就進行補充調查。”
一般情況,市場部的人并不會調查擬投資公司的管理制度,再說,蒼龍公司規模不大,只是一家小型公司,期望他們有完善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根本就是不現實的。至于股份情況,以前唐總提供的材料顯示其股東有三人,唐總是大股東,占股百分之五十五,那個姓姜的技術總監技股百分之三十,還有百分之十五,卻在一個叫秦大東的手里。
聽朱雨的語氣,似乎蒼龍公司的股東情況有新的變動,可這唐總為什么不主動向謝茹茹說明呢。
“關于蒼龍公司股東變化情況,我也是才得知消息,具體的還得你們去了解調查。”朱雨部長用輕緩的語氣說道。
劉浩在一邊聽著,對海達公司工作的嚴謹程度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