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寧州,雖然也有商砼攪拌站,但規模都不大,再加上現在的建筑要求沒有后世的嚴。宏發公司決定在城外建商砼站的申請,公司把可行性研究報告做好后,李佳帶著王寧遠到相關部門去匯報申請。
按照規劃,這個商砼攪動拌站占地十畝,年加工能力為20萬立方,總投資九百萬元,其中公司自籌資金為五百萬,銀行貸款為四百萬。
這個報告遞上去后,得到了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最終政府答應減免一部分稅收,同時還給予了五十萬的專項補助。
拿到批文后,宏發公司立即行動起來,劉浩負責組織施工建設,跑銀行的事自然有朱雨負責,當然,為了從農業銀行拿到貸款,劉浩還是到鄧副行長的辦公室做了專題匯報,同時將這個項目的市場前景作了詳細的描述。
因為有政府專項補助的五十萬,最終宏發公司從市農行貸了三百五十萬的資金,作為商砼站的流動資金和運輸車輛的購置。
七月的時候,劉浩回到學校拿到了畢業證,不過,有不少同學知道劉浩在宏發公司擔任副總后,都找到他希望到宏發公司工作。
杜雅娟本來是準備回云州復習專心迎考的,可聽班上的同學說劉浩找到了工作,而且在一家房地產公司擔任副總,當即想起劉曾對她說的話,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決定先留在寧州闖闖。
劉浩得知杜雅娟希望來宏發公司后,自然十分激動,給張珂打了一個電話后,直接讓她去了人事部。
最后,杜雅娟被公司錄用,留在辦公室當文員。
想到設在南城郊區南河壩的攪抖站還得有得力的人去守著,劉浩思考了半天,找到李佳和張珂,推薦龍杰去當商砼攪拌站的負責人。
李佳和張珂隨即專門找龍杰談話,然后根據劉浩的建議,與龍杰簽訂協議。龍杰將擁有商砼站百分之十的干股,前三年這百分之十的干股只能分紅,如果這三年能將成本收回一半,則百分之十的干股轉化為龍杰的股份,干滿五年后如果不在商砼站負責,這股份可以按成本價進行轉讓。
劉浩為宏發公司建立了管理人員獎勵機制,以后只要是擔任公司二級負責人,或者是分公司負責的人,都將擁有百分之十的干股,,各個分公司或下屬單位資金雖然由公司統一支配,但卻獨立核算。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