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和李佳去南山區新鳳花園項目實地考察后,認為那里的地理位置還是很不錯的,那里挨著南山區政府不遠,是通過拆遷一片舊城區后規劃出來的新建小區。
也不知道這個董老板是通過何種渠道獲得了這塊地的開發權,這個時候的招拍掛制度雖然在實行,但并不是所有的土地使用權轉讓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像這種舊城拆遷后的開發項目,很多都是通過競爭性談判就確定了得主。
只可惜這董老板的運氣真不算好,他接下這塊地皮后,第一期項目建到五樓的時候,就遇到了這次的房價下滑,再加上資金緊張,最后就將自己陷入了困境。
董老板得知李佳要過來實地考察,自然跑來陪同,劉浩觀察了這個董老板,發現他十分憔悴,看來這段時間他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這段時間其實是房地產行業震蕩時期,一些實力不足的小型房地開發企業開始日子艱難,有的因為當初看好市場前景盲目舉債,已陷入了破產的邊緣。
據劉浩所知,因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很困難,一些小型房企的融資成本已高達百分之三十。
也就是說,如果整個項目的利潤不能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他們基本上就要虧本了。
這個時候的房地產市場,根本不是當初只要拿到地皮,把規劃一做出來就可以售樓,而且樓還沒開建,房子就全部售完,老板拿錢拿得心花如怒放的時候了。
在來考察之前,李佳和劉浩通過一些渠道對董老板進行了一番深入了解,知道他以前并不是搞房地產的,因為得到一個有份量的人物的支持,他東拼西湊拿下了這塊地的開發權,隨后將這塊地向銀行進行抵押貸款,隨即進行開發。
可誰知因為市場原因,房子的預售并沒有達到預期,資金回籠出現問題,他不得不去搞民間借貸,誰知這一步一邁出,那就成了不歸路。
高企的融資成本,終于將他拖垮,最后不得不想法將這個項目轉讓出去。
可就算他想轉讓,一時也沒人敢接手。
實地考察之后,兩人拒絕了董老板的宴請。
“劉浩,你對這個項目怎么看?”李佳與劉浩并坐在后排。
“李總,我看了一下,他這個項目只開發了第一期,剩下的土地可以做第二期和第三期項目的開發,不過,他的規劃和商品房的戶型設計都顯得有些落后。另外,我仔細看了他給我們的財務資料,從那上面看,這個項目的欠債不算銀行貸款有兩千多萬,加上董老板還要五百萬,如果要接手這個項目,至少要投資四千萬。而這個項目的凈資產,我估算了一下,應該在一千五百萬左右。這個項目好好運作,前景還是很可觀的。”劉浩沉思了一下說道。
“那行,我們回去開過會,大家再議議吧。”聽到要投資四千萬才能接過來時,李佳還是遲疑了一下。
不過,要想解決資金問題,劉浩和李佳認為還得找銀行貸款才行。
只是山水花園項目的土地已被韓峰抵押給了銀行,好在期限還有五年。而新鳳花園項目的地皮也被董老板抵押出去。
回到公司,劉浩想了想,覺得要不要接手新鳳花園項目一事,自己可以去聽聽周秘書長的意見。
如果他支持,說不定可以通過他,與銀行方面進行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