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與你比翼齊飛》381分(場外23分),第三名。
《毛毛蟲也能有翅膀》394分(場外31分),第二名。
《隱形的翅膀》421分(場外30分),第一名!”
看到這里,節目上方的彈幕自然又是一片歡慶。
“幸好深哥場內得分高,場外得分也不是太低,還是拿下了總得分第一^_^。”
“好歌沒有被埋沒,真高興!”
“雖然我們沒能陪伴,但他依舊坐穩了第一的寶座!”
也有些觀眾沒去看彈幕,而是注意到節目現場氣氛有點怪。
之前幾輪,每次宣布得分,楊躍獲得第一,現場觀眾都是要鼓掌歡呼的,有的時候甚至激動得全體起立。
如今《隱形的翅膀》總分難得有了個小逆轉,獲得第一,可現場觀眾別說全體起立了,就連掌聲都稀稀落落。
偏偏這時節目特寫鏡頭還給到了觀眾席。
很多看節目的人這才發現,現場觀眾對《隱形的翅膀》獲得總分第一似乎不怎么高興。
于是,不少人就想到了楊躍錄制這場節目時,網絡上對他非議正盛。
也即是說,曾經公眾的誤解,影響的不僅僅是第三輪兩首歌曲的場外得分,甚至可能影響到第四輪的競演結果!
如果真是這樣,那楊躍第四輪的演唱成績如何可就說不好了。
怕有些人沒想到,一些想到了的熱心網友立即發彈幕提醒。
“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瞧現場觀眾的樣子,深哥第四輪該不會被影響,錯失場內得分第一吧?”
“節目好像是周三到周四這幾天錄制的,那時都不知道他的苦衷!”
“完了。”
“現場觀眾受影響還好說,就一百分,三位評委不會也受影響吧?”
“前面的別說了好不好,我心一下子就懸起來了!”
“問題可能比你們想的更嚴重,這一輪是不計算場外得分的,場內得分就是總分。”
“也就是說,我們想幫楊躍也幫不了,只能坐看結果。”
“這期唱作人節目楊躍一直碾壓,沒想到最后一輪來了個這么大的懸念。”
“評委和現場觀眾清醒點啊,不要被網絡輿論影響!”
節目上無數觀眾都在發彈幕表示擔心,楊躍直播間的水友們則更擔心。
于是又開始“逼問”競演結果。
“深哥,這輪你拿了第一吧?”
“到底怎樣啊,好怕看到深哥失去第一。”
“深哥,先悄悄暗示下唄,我們不會到處亂說的。”
“前面的,看看直播間人氣,已經500多萬了,還在猛漲,你這個我們會不會多了點?”
“噗,這時候我都讓你們都笑了,發彈幕的果然都是人才。”
楊躍看到那兩條彈幕,也差點沒忍住笑出來。
然后他這個似笑非笑的表情就被水友抓住,開始過度解釋。
“深哥笑了,有點苦澀,該不會第一真沒了吧?”
“我怎么覺得深哥笑容高深莫測呢?肯定是保住第一了。”
“深哥說話啊?”
楊躍瞅了眼攝像頭,努力擺著嚴肅臉道:“大家往后看不就知道結果了嗎?劇透是要不得的。”
聽楊躍這么說,彈幕只要歇下來。
恰好此時節目也進行到了這一輪的主要環節——唱作人挑戰評委的成名曲!
“根據以往的賽制,我們由請五位唱作人上臺,一起寫下他們挑戰的曲目,然后現場公布。”
斌哥說完,楊躍五人一起走上了舞臺。
工作人員直接給他們沒人發了一個評委用的那種打分小白板,以及一支黑色油筆。
并貼心地附上紙巾,讓他們寫錯了可以擦掉。
這過程中,斌哥則講解道:“大家都知道,一個成名的唱作人,一生中會有一首到多首成名曲。
像我們的三位評委,都屬于特別厲害的唱作人,成名曲自然不止一首了。”
節目鏡頭給到三位評委,三人都一各自的方式表達了謙虛。
一些現場觀眾看了則發出善意的輕笑聲。
斌哥繼續道:“當然,這一輪參與競演的唱作人名義上是挑戰評委,但實際還得防著他人。
因為,如果兩人挑戰的是同一首成名曲,那競爭就會直接、激烈得多。
所以,這一輪選什么歌進行挑戰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他們五個應該都寫好了吧?
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他們都挑戰的是哪位評委的哪首歌曲。”
斌哥話說到這里,節目鏡頭給向了楊躍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