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咬字更加的清晰,聲音也更清澈些。
令這首歌有了種屬于他的味道。
當然,這個世界的人是第一次聽《發如雪》,多半會認為《發如雪》就該這么唱。
“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別
我焚香感動了誰
邀明月,讓回憶皎潔
愛在月光下完美~”
歌曲來到第一段副歌時,演播室中所有人沉浸到了這首歌中。
節目特寫鏡頭給到吳文杰。
只見他又一只手打著拍子,看著楊躍的眼神明顯頗為感慨,似乎也沒想到楊躍能以“白發”為意象寫出一首這么好的歌曲。
節目的背景大屏幕及LED舞臺,此時則是梨花飄落與大雪紛飛的場景不斷變換,還有些古代背景城鎮穿插其中,給人一種楊躍在不斷穿越時光的感覺。
節目上的彈幕反倒不如之前那么多。
只是不時冒出幾個類似于“太好聽了”、“深哥,yyds”、“這次是真正的國風歌”的彈幕。
并不是看的人少了,而是很多人都沉浸在歌聲里,一時忘了發彈幕。
“你發如雪,紛飛了眼淚
我等待蒼老了誰
紅塵醉~!
微醺的歲月
我用無悔,刻永世愛你的碑~”
唱到這里,楊躍走向六角星舞臺的一個角上,氣質又有所改變,仿佛想通了什么,整個人灑脫起來。
“啦兒啦,啦兒啦,拉爾啦兒啦···
銅鏡映無邪,扎馬尾
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等到楊躍將歌曲唱完,現場很多人心里、腦海里似乎仍在回蕩著“啦兒啦”的聲音,一時難以回過神來。
節目上彈幕卻已經一片瘋狂!
“真好聽!”
“好像立即再聽一遍!”
“啦兒啦好洗腦啊,感覺不自覺得就跟著唱了起來O(∩_∩)O哈哈~”
“發現和這首發如雪相比,前面四首歌完全不夠看!”
“才發現國風歌曲竟然能這么好聽!”
“啦兒啦,深哥這首歌要不拿場內第一,我就舉報節目有黑幕!”
“又是一首國風經典佳作!”
“···”
贊嘆的彈幕翻涌不休,節目中,現場眾人在十幾秒后終于回過神來,開始鼓掌。
掌聲開始奚落,后來變得越來越熱烈,很多觀眾甚至忍不住站起來。
節目特寫鏡頭給向其他四位競演嘉賓。
只見幾人神色都頗為復雜,敬佩、感慨、不甘。
但顯然,幾人都意識到,他們的歌無法與這首《發如雪》爭鋒。
待掌聲停歇,斌哥就道:“從現場的反應來看,大家對這首《發如雪》都很喜歡啊。接下來,就請楊躍為我們講一講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或者說觸發他的靈感。”
楊躍早有準備,笑著道:“這首歌并沒有具體的創作背景,只能說,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東西觸動了我,讓我穿越其中,進行了一場時光旅行,甚至臆想了一段唯美卻帶著些許遺憾的戀愛。”
楊躍這種解說其實是有點含糊的。
但在場的音樂人都沒有懷疑,因為大多數歌曲其實都是零星的靈感串接起來的。
當然,也有具體靈感塑造成具體歌曲的例子,但不全是。
至于普通人,聽了楊躍的解說,只覺得《發如雪》意境更美、更好聽了。
隨后到了打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