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水說道:“嗯,來了好幾波人了,你們廠的工會主席和你們食堂的主任,嗯,還有你們后勤的那個姓齊的主任都來看過你了。你們那個工會主席來了好幾次呢!”
何雨柱說:“我回頭去感謝一下他們。還有誰來過?”
和雨水又說:“剩下就是咱們大院兒的了,老太太都跑來看了你兩次,一大爺和一大媽來過了,三大爺也過來了,其他人雖然沒過來,也都送過雞蛋什么的,到咱們家。”
何雨柱說:“這請咱們記著,以后有機會咱們得還。”何雨水點頭嗯了一聲說:“我都記著呢。”
何雨柱又問:“我的自行車呢?我發現我的手表沒有了,是你放起來了嗎?”
何雨水回答到:“自行車摔壞了,在車行里面修,手表沒事兒,讓我拿回家了。”
何雨柱說:“那就好,等過陣子我也給你買塊手表。如果你考上大學或者大專,哥就獎勵一輛自行車。怎么樣?想要嗎?”
何雨水激動的說:“哥,你真好!你可別騙我!真的給我買手表?我考上大專真給我買自行車?”
何雨柱說:“哥說話算話,手表肯定給你買,想要自行車的話,那你可得努力了。別到時候空歡喜一場!”“放心吧,我一定會加油的,爭取考上大專。準備好你的自行車吧!”
說實話何雨柱作為一個知道以后歷史的人,寧可妹妹只是高中畢業,也不愿意他上大學。
如果妹妹今年上大學的話,(六十年代大學都是五年或者六年制)等她畢業的時候正好趕上那個大時代,分配都成問題。
所以上大專是最好的選擇,三年畢業就分配工作,還是有行政級別的。也可以避開大時代的初期影響。
看到妹妹歡喜的樣子,何雨柱又問:“你今天不去上課嗎?”“我請了假的,再說現在沒有新課了,都是復習,我在哪兒都一樣復習。”
“那你回家去吧,先補個覺。然后就在家復習。我這兒也沒事兒了,你不用擔心。過幾天我去一下你們學校,跟你們老師好好談談,爭取把你的評語寫好一些。”
(在六十年代,評語的重要性甚至還要高于分數。之所以要去找何雨水的老師,其實是因為何雨水的成績并不是最好的那幾個,屬于考大專的邊緣,如果評語寫的好一些,何雨水上個大專還是沒問題的。)
“哥,謝謝你!”何雨水說。何雨柱說:“謝什么謝,你是我妹妹,哥能不為你著想?趕緊回家吧!好好學習去。”“嗯,哥我聽你的。”何雨水點頭說到。
兄妹倆就這樣聊了一早上,最后終于把何雨水趕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