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何雨柱準備洗漱一番就睡覺的,但是跟豬糞打了好幾個小時的交道。身上那味兒啊!真是誰聞誰知道。
沒辦法何雨柱只能又燒了水,把全身上下好好的洗了兩遍,這才感覺身上沒有味兒了。
干活穿的衣服他都沒敢放在屋里,扔進一個盆子里,用洗衣粉泡上,放在了屋門口兒,這才進屋睡覺。
接下來幾天,何雨柱都在想方設法的壘他那個豬圈。終于,一個比原來那個還大一圈,七扭八歪的豬圈建好了,雖然不好看但是能養豬是沒錯了。
幾天過去地里的水也都干了,他準備把這地重新分一分。這次他準備種七分地的稻子,種五分地的花生,剩下一分地先用來給水稻育苗,等出苗了栽倒了地里面,再用這一分地來種蔬菜瓜果。
現在何雨柱家已經基本告別了粗糧,只有在廚房里還有點做做樣子。
現在以面食為主,但是何雨柱比較喜歡吃米飯。偶爾何雨柱才會買一些米回來,因為有定量,所以有錢也買不到多少。
因此,何雨柱才打算在空間里種上一些水稻。而且水稻的產量要遠高于小麥,所以也不用種那么多。
把地分好以后又過了兩天,何雨柱又馱著他那一麻袋的花生,直奔朝陽門內的祿米倉北巷,那里就有好幾家榨油坊。
何雨柱找了一家小作坊,把花生給了人家,說好了過兩天來取。何雨柱這袋花生,是他稱好才送過來的,有一百一十斤。
家里還剩下四十來斤,都是何雨柱挑出來,準備做種子和自己吃的,個個都是顆粒飽滿的大個果實。
按店家說的,花生出油大概在三成到三成半左右。所以這些花生都榨不出四十斤油。但也夠何雨柱家吃幾個月了。
兩天過去,何雨柱又早退了一回,下午來到了榨油坊,準備把油弄回家去。
結果人家問他用什么把油裝回去?他才傻眼,根本就沒準備。問了作坊主才知道,在崇文門那有個油簍局,可以在那兒買兩個油簍。
于是何雨柱只能騎車跑了趟崇文門。買了四個油簍,一個油抽子。兩個大點兒的,一個裝五十斤,一個裝三十斤。兩個小點兒的,一個裝十斤一個只能裝兩斤。
回到了榨油作坊,把油灌倒了油簍里,總共出油三十七斤,灌倒那個最大的里面還不滿。
給了作坊主十一元加工費,才駝著他的油簍子和榨油剩下的渣子向四合院兒走。
那些剩下的油渣子可是喂豬養雞的好東西,甚至那東西用來肥地都是可以的。所以何雨柱可不會給作坊留下。
甚至他還向作坊主詢問購買這些渣子多少錢?作坊主告訴他,帶皮的五分錢一斤,不帶皮的八分錢一斤。
何雨柱覺得很劃算,于是他向作坊主訂購了一千斤的帶皮的和五百斤不帶皮的,還給了人家十塊錢的定錢。
為了避人耳目,他找了個地方進了空間。從大油簍里打出了二斤油,放到那個小的油簍里,然后才提著那個油簍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