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天來,就是禮拜日了,何雨柱打算去團結湖小庫房。本來昨天馬華就告訴他,那邊已經弄完了。但因為聽說賈東旭出事兒了,就沒心思去了。
何雨柱臨出門前告訴婁小娥,讓她白天去賈東旭家勸勸秦淮茹,好讓賈東旭早些入土為安。
何雨柱到了小庫房發現門開著,走進去一看馬華和他父親已經在等著了。這幾天何雨柱一直沒過來,他也不知道這里給折騰成什么樣子了。
何雨柱忙上前跟馬滿倉打了招呼,然后就開始觀察起這新改的地界兒。
抬眼就看到,原來的辦公室東南角上開了一個門兒。把原來的窗戶去了一扇兒,另外一扇兒改成了單開的。
地面上也用水泥打出了一條一米多的路。房子的廊沿下面,也用磚鋪了兩米寬。使得院子里漏土的地方變得很少了,顯得很緊湊。不過,卻令何雨柱很滿意。
推開庫房的門,就看到里面用木頭和竹子打造的雞籠,分為上中下樓梯式的三層,緊靠墻呈u字型擺放,這樣方便打掃衛生。只是原來門的地方并沒有擺放雞籠,還可以出入。
問了一下馬滿倉才知道,為了開放空間,這些籠子里最多只能養四百八十只雞。當然如果想增加養殖數量,還是可以再增加一部分雞籠,不過也不會太多,最多不會超過五百五十只,畢竟地方有限。
馬滿倉不愧是行家,打造得雞籠非常巧妙,由于是竹木結構,每個雞籠之間的隔板可以自由拆卸,也就是可以放大每只雞的空間,這一點令何雨柱非常滿意。
這對于何雨柱來說已經足夠了。他本來就沒想養太多,用他的話說就是,悄悄的進村,開槍的不要。養太多雞蛋是沒法處理的,如果拿到外面去賣,有很大風險,還不如少養一點。
現在這樣就很好,這個養殖房里還有很大的空間。門的兩側,一側可以用來堆飼料,另一側則可以放雞蛋。
三個人又來到辦公室,里面的格局也改變了不少。原來的門并沒有堵死,只是增加了密封性,又把文件柜移了過去擋住,這樣必要的時候還能從這里去養殖房。
原來的床是靠在東墻的,現在變為靠著北墻和西墻,在文件柜的對面。而原來的寫字臺則挪到了窗臺下面。那張小方桌挪到了離床尾不遠的地方。
離書架不遠處靠近東墻的地方多了一個物件兒,那是一個三開爐子,用于冬天取暖和燒水用。煙筒從門框上方穿過,旁邊還安裝了一個風斗,預防煤氣中毒。
看著這個雖然不大但五臟俱全的小辦公室,何雨柱表示很滿意,于是高高興興的付了錢。
告訴馬華吃過午飯叫上劉蘭一起過來,送走了兩父子后,何雨柱又回到了養殖房。
他把空間里的母雞一只一只的裝進了雞籠。連同還沒長成的小母雞,總共有三百二十只。現在空間里只剩下將近七十只的公雞了,還有大有小。
何雨柱準備把這些公雞,只要能賣的這次就都賣給扎鋼廠,空出地方來養小雞。公雞長大后賣給扎鋼廠,母雞則直接送到養殖房。
這樣最長五個月以后,養殖房里的母雞就可以換成同一批次的。以后每兩年里用三個半月的時間,培育一批母雞就可以了。這將大大減少他的勞動強度。
干完活已經中午了,何雨柱回家吃了飯后,又去找周雄,讓他把已經買的飼料都送到小庫房去。還讓他幫忙再收幾十只下蛋雞。
現在的雞還是有點少了,不說沒長成的,就算成年的雞也是有淘汰的。按何雨柱的預算,養雞的數量應該在三百六十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