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心思各異的時候,耶律楚材這一部分已經播放完畢。
各個世界的人又將注意力集中在了諸天視頻上。
這個時候下一個人的播放也已經要開始了。
畫面中出現了一位溫和的中年男人。
他氣宇軒昂,從容不迫。
朝服和官帽穿戴得整整齊齊,左手置于懷前,右臂舒開。
額頭微微上揚,大有一種運籌帷幄、躊躇滿志的氣度。
只是,他的眉宇間似乎透著一種憂郁,或者說是一種怨憤。
那股特殊的氣質讓人無法忽視,卻也讓人心生向往。
如同前面盤點的人一樣,隨后便出現了熟悉的旁白。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一首千古名詞出現在屏幕之上。
“十大名相第七位。”
“文壇領袖,變法名臣。”
隨著這一句旁白的結束,畫面中的人逐漸由靜變動。
眉宇之間揮散不去的憂愁依然存在。
他輕輕的抬頭,長長的嘆息了一聲。
這一聲嘆息,仿佛是為了自己,有仿佛是為了這天下蒼生。
然后他將頭一轉,面向前面的大河,口中吟誦著一首詩。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臉上的憂愁越來越深,仿佛要將他淹沒一般。
畫面再一轉,一個年輕人身著官服,氣宇軒昂,意氣風發。
站在船上,顯露出雄心壯志。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伴著畫面的變化,旁白聲音也不曾停下。
“他是炎夏國幾千年來偉大的大文學家和改革家,是知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少年得志,兩度拜相,少年時便認清了整個宋國弊端所在。”
“他文學造詣極高,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在詩詞方面,被人譽為是唐朝以后,詩寫的最好的文人。”
“在政治方面,他主導了熙寧變法,被后人稱之為王安石變法。”
“他變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變法一方面增強了對外防御能力,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對內的彈壓能力,鞏固了宋朝的統治。”
“經濟上,他實施了一系列的理財新法。”
“變法期間,宋國增加了【青苗錢】、【免役寬剩錢】、【市易息錢】等新的財政收入項目。”
“在發展生產、均平賦稅的基礎上,財政收入有了明顯的增加,國庫充裕,宋神宗年間國庫積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財政支出。”
“針對豪強地主,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們的兼并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