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世民發展的過程中,為他舉薦了張亮、薛收和杜如晦等人。”
“從此秦王陣營麾下文人集團得到極大加強。”
“李淵稱帝后,秦王與太子的仇恨已經無法調解。”
“在太子李建成露出除掉李世民的想法時,房玄齡聯合李世民麾下眾人決定先下手為強。”
“最終,在玄武門之中,秦王李世民發動了震驚天下的玄武門事變。”
“太子與齊王被射殺,之后李世民被立為太子,這才有了后來威名赫赫的唐太宗。”
“唐太宗登基,將房玄齡定為功勞第一!”
“此時的房玄齡位高權重,卻更加兢兢業業。”
“貞觀初年,各項制度、建設均賴房、杜而定。”
“因此,他在貞觀之中,為這個國家留下了許多寶藏。”
“房玄齡改定的《貞觀律》有著較完備的法令體系,后世帝王常以此為基礎。”
“房玄齡選賢任能、知人善任,事無巨細親力親為。”
“唐太宗在擬定凌煙閣排名時,將房玄齡定為第五名。”
“可是前兩名為皇親國戚,杜如晦、魏征此時已經去世,而且他們生前的官職并不如房玄齡,死后追贈的封號堪堪超過此時還在世的房玄齡。”
“所以若以功績定,房玄齡可謂當之無愧的凌煙閣第一!”
“房玄齡身處要位卻不吝權,功成能夠身退,善始善終。”
“房玄齡精通儒學和玄學,儒家思想指引他創出一番業績,而玄學思想則使其在功成之后保持平靜的心態激流勇退。”
“貞觀年間正式宰相包括房玄齡在內,先后共十七人。”
“房玄齡是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自貞觀元年至二十二年卒止,足有二十二年。”
“他任職的時間幾乎貫穿整個貞觀。”
“房玄齡可以稱作是【貞觀之治】的主要創造者與見證者。”
“貞觀前,他協助李世民經營四方,削平群雄,奪取皇位。”
“貞觀中,他輔佐太宗,總領百司,掌政務達二十年。”
“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
“調整政府機構,省并中央官員,善于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
“恪守職責,不自居功。”
“善用偉才、敏行慎吉、自甘卑下、常行讓賢。”
“群星捧月月隱平,治世夜空燦月明。”
“很難說是【貞觀之治】造就了一代名相房玄齡,還是房玄齡推動創造了【貞觀之治】。”
“后世史學家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
“唐太宗認為房玄齡【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是漢之蕭何一樣的人物。”
“后人贊之【輔相文皇功居第一,遺表之諫精忠貫日。】”
“圣賢同德,君臣協志。穹壤倏平,幽遐必暨。革夷從夏,羈戎口吏。”
“房玄齡的一生,可謂是極盡輝煌的一生。”
“世家子弟,得遇明主,一生大權在握。”
“與群臣和唐太宗共同締造了極盡輝煌的王朝盛世。”
“見證了炎夏歷史上最鼎盛最偉大的王朝之一唐朝的誕生。”
“甚至可以說是這一輝煌王朝誕生的最主要功臣之一。”
“一直到死,房玄齡與唐太宗都是君臣相得。”
“房玄齡的一生,其實就是貞觀的一生。”
“若不是出現后來其子房遺愛伙同高陽公主造反。”
“房玄齡的一生可謂是毫無污點的一生。”
“一語可破天下事,半生治理不世功!”
“十大名相第六名!”
“實至名歸!”